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点击"十一五"开局:中国污染物排放将不降反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2 月 2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一组组令人炫目、兴奋的经济统计数字中,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一组数字则多多少少有些令人扫兴: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一百二十点四亿吨,同比增长百分之二点四;COD排放六百八十九点六万吨,同比增长百分之三点七;二氧化硫排放一千二百七十四点六万吨,同比增长百分之四点二。

专家断言: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几成定局。

据有关方面统计,今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二十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百分之十点五。而国家环保总局在分析造成今年污染不降反升的原因是时则把“罪因”归结为:GDP增速过快。

于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摆在中国决策者面前:鱼与熊掌能否兼得?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一些地方政府负责人使用频率颇高的一句经典“台词”,于是在发展的“硬道理”下,能耗高、消耗资源大、污染强的低水平工业在各地纷纷上马,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一些地方政府顺理成章地祭起地方保护主义大旗,为该类违法排污企业撑起保护伞。

尽管目前中国的环保法规比较健全,各地环保局环境执法可谓有法可依,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地方环保局作为地方政府的一个部门,局长的“帽子”掌握在地方领导的手中,票子由地方财政拨付。这样的行政体制,要想让环保局长敢于违背地方政府意愿,敢于拿自己的“乌纱帽”博弈,实在是不太现实的。

于是一些地方环保局在现行体制下,执法“根不硬、手不狠”,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则把这种现象形象的比喻为:“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

或许只有身临其境才最能体会到环保执法者的尴尬境地,体会到“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的个中滋味。于是在长期要求“改变环保局执法能力弱”、赋予“环保局更多的执法权”的呼吁中,国家环保总局则力图在制度上有所突破。

于是一个酝酿良久的计划今年七月出台:中国决定设立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五大区域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督察中心作为国家环保总局的派出机构,其人事任命、经费拨付,完全不受地方辖治。

乐观的专家认为,这是国家环保总局为强化国家环境监察能力、加强区域环境执法监察的重大举措。也是力图扭转环境执法能力偏软,遏止地方保护主义的有效手段。但亦有专家认为,五大督查中心要想真正发挥其监督作用,达到设置这些机构的初衷,仍尚需一段时日。

但令人鼓舞的是,针对发生在十一月十五日的四川电厂燃油泄漏污染长江事件,西南环保督察中心已经发出成立后的第一份“督查通知”。这无疑开了一个好头。

中国在经历了经济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越来越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注意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中国政府要求到二0一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二00五年降低两成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一成。尽管“十一五”开局第一年,并不令人乐观,但一些环境问题开始得到解决,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已经有所改善,呈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尽管困难重重,但只要处理好经济与发展的关系,“鱼与熊掌”兼得还是有可能的。(赵胜玉)

来源: 中新网

相关文章:
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公报 两项超标
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 实行科技兴环保
两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下降 广东逼近"环保拐点"
<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年底将正式颁布实施
中国12月起统一水域纳污能力计算标准控制污染物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