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白色家电"污染明年仍难被监管 遭消费者质疑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2 月 0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据北京日报报道,信产部、发改委、商务部等七部委酝酿两年之久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将于明年3月1日正式施行。但引发消费者质疑的是由于未被现有“电子信息产品”目录所涵盖,原本属于“污染大户”的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却没有受到该《管理办法》的限制。

质疑一:产品是否有毒,厂家说了算?

目前中国限制和禁止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6类。《管理办法》规定,从明年3月1日起,在中国销售的电子产品,需要标注其所包含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名称、成分、环保使用期限和可否回收利用等信息,同时还将在其产品显著位置张贴相关标志。信产部昨天公布了3种标志,其中只有所含有毒有害物质低于限定标准的,才可张贴“e标志”。

由于中国对电子产品的污染控制采取分阶段实施的做法,在《管理办法》实施初期,生产厂家只需按照有关《检测方法》进行自我检测,并提供“自我声明”。但对于何时能够限制或禁止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目前却没有限定严格的时间表。有消费者提出质疑:且不说企业能否凭良心在“自我声明”中如实披露信息,明知道一些“带毒”电子产品可能会威胁环境,为何不尽快对其叫停?

质疑二:治理家电污染,还要分“黑白”?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约有400万台冰箱和500万台洗衣机被报废,这些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很高;但信产部在对《管理办法》进行解答时称,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白色家电”不被国家统计部门列入电子信息产品,因此将不受《管理办法》制约;只有电视、音响、影碟机等所谓“黑家电”才会被监管。对此有些业内人士表示不可理解:“洗衣机的电路板本身便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在治理环保的问题上,难道还有‘黑白’之分?”

除“白色家电”外,同样被视为“污染大户”的光盘、汽车电子产品、复印机、部分种类的电池等,同样被《管理办法》排斥在监管范围之外。参与《管理办法》制定工作的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很多新上市的“白色家电”已经使用了电子装置和信息技术,很难从电子产品中简单区分出来;但要把这些产品统统纳入到《管理办法》中,只能随今后对电子产品目录的修改而逐步推进。

质疑三:行业推荐标准,能否有效力?

为配合《管理办法》的施行,相关部门还发布了三个配套的行业标准,分别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张贴标志和检测方法等进行了规范。但信产部负责人证实,这三个标准目前只是行业性推荐标准,而非强制性实施标准。这样的标准在多大程度上会对电子产品污染进行约束,同样引起消费者的忧虑。对此有业内人士解释说,《管理办法》本身已对电子产品的污染控制提出明确要求,尽管这些配套标准只是推荐标准,但同样必须执行。

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方面认为,这些配套标准目前还在陆续制定中,需要一定的过渡期。例如,对电子产品使用回收期限的具体标准,将在明年3月之前才会出台。而《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后,相关部门还会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所有标准真正落实到位前,对消费者来说,企业的“自我声明”有多大可信度?对此协会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在“自我声明”中未能如实披露信息,便对消费者构成了欺诈;一旦被曝光便会对自身信誉构成影响,与有毒物质超标相比,来自消费者和市场的惩罚恐怕会更加严厉。(周健森)

来源: 中新社

相关文章:
中国发布废弃家电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