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能力仅次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本市第二大污水处理厂———小红门污水处理厂19日竣工投产。副市长牛有成出席竣工仪式。
日处理污水能力60万立方米的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竣工投产,标志着凉水河水污染状况得到根本治理,北京城区从此告别臭水河,还为下游的通州区、大兴区提供大量的再生水水源,为改善南城城市面貌创造了有利条件。
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是继2003年至2004年先后在凉水河上游建成的吴家村、卢沟桥两座污水处理厂后,凉水河系第三座污水处理厂。而此前铺设的170公里的污水配套管线和近200个截流排污口,使排入凉水河的污水全部通过管线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据北京排水集团总工程师王洪臣介绍,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北起长河,南至南五环路,西起八大处,东到京津塘高速路,规划流域面积223.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92.5万,是仅次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北京市第二大污水处理厂,2003年开工建设。排水集团通过政府投资、世界银行贷款和企业融资相结合的方式,共投入资金11亿元。该厂投入运行意味着本市最后一座大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城区污水处理格局已经形成。
下一步,排水集团还将融资近70亿元,新建、改造污水管网900公里,建设每日供水32万立方米的再生水回用设施和600公里再生水回用管线,以及建设3座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全力确保奥运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安全。
看着原本黑乎乎的臭水被还清后重新流回凉水河,市水务局局长焦志忠高兴地告诉记者,随着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产,市区污水处理能力已从1990年的每天4万立方米提高到现在的每日25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70%。2008年之前,全市还将再建设5座小型污水处理厂,以确保实现奥运年北京城区污水处理率90%的目标。(实习记者 刘宇鑫 通讯员 轩永利)
北京日报 2005年1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