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严打 "动物天堂"将在雪域高原重建
从令人心颤的盗猎枪声到"高原雄鹰"的反盗猎行动,从血淋淋的藏羚羊皮到自由自在地驰骋高原,近几年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在自然保护区巡山队员营造的安全环境中交配、迁徙、产仔、育幼,种群数量呈现恢复增长态势,远离枪声、没有杀戮的"动物天堂"将在雪域荒原上重新建立起来。
记者日前在采访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时了解到,从1998年以来,可可西里、羌塘、阿尔金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400余名保护队员在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与武装盗猎分子展开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始终保持对破坏藏羚羊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严防并严厉打击武装盗猎活动,藏羚羊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六年来,可可西里、羌塘、阿尔金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队员巡山行程上百万公里,破获盗猎藏羚羊等高原珍稀野生动物和非法捕捉、盗卖、运输野生动物产品的各类案件9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和违法人员900余人。从盗猎分子那里,反盗猎队员共收缴藏羚羊皮8000余张和大量其它野生动物活体、尸体和产品,各类枪支180支,子弹近5万发,汽车140余辆。
由于各自然保护区坚持长期有效的反盗猎工作,藏羚羊分布区的武装盗猎藏羚羊案件逐年减少。从2001年开始,可可西里、羌塘、阿尔金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每年在6月至8月藏羚羊迁徙、产仔期,年底至第二年年初藏羚羊交配繁殖期,都要组织武装巡山队开展保驾护航行动,为藏羚羊营造宁静、祥和的"安全通道"、"安全洞房"、"安全产房"。随着巡护打击力度的加大,自然保护区武装盗猎藏羚羊犯罪活动得到遏制。自2000年以来的连续5年19次武装巡护检查中,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发现偷盗藏羚羊案件,保护区内偷猎藏羚羊的犯罪行为基本杜绝。而在可可西里、羌塘自然保护区,盗猎藏羚羊案近年来也呈大幅下降趋势。
"通过保护队员近年来的艰苦工作,西藏羌塘、色林错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野生种群保护和恢复取得显著成效。来自羌塘保护区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调查区域内,目前的藏羚羊数量比10年前增加了51%,藏野驴增加了83%。"西藏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扎西如是说。
西藏那曲地区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局长西热介绍说,从1996年到1999年,因为盗猎活动猖獗,队员巡山时很难看到成群的藏羚羊。近两年,随着保护区治安形势的稳定,经常可以看到上千只甚至是五六千只的藏羚羊群。"当这些大集群藏羚羊从眼前飞奔而过时,我们高兴地想哭。"
如今,在可可西里保护区内的青藏公路上行车时,人们可以看到藏羚羊在路旁的草地上悠闲地觅食、嬉戏,生性机警的藏羚羊见人不再惊慌。
国家林业局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万自明介绍说,根据近几年藏羚羊分布区巡山考察和有关调查显示,可可西里、羌塘、阿尔金山等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种群数量至少有10万只。
齐心协力 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反盗猎前线"握手联战"
为了进一步加强藏羚羊栖息地保护,共同打击破坏藏羚羊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中国藏羚羊分布区的林业主管部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等部门负责人日前会聚高原古城西宁,签署会议纪要,决定建立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打击盗猎藏羚羊联合巡防机制,建立和完善三省区藏羚羊保护信息沟通机制等。
青海省林业局副局长郑杰介绍说,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交界地带是目前藏羚羊武装盗猎活动和藏羚羊皮非法贸易案件新的集中地,同是也是藏羚羊保护容易疏忽的地区。为加强对三省区交界区域的保护执法工作,遏制新形势下盗猎藏羚羊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反弹,三省区从2005年开始每年轮流组织开展一次以藏羚羊反盗猎为主的联合巡护打击行动。同时,在日常巡护工作中,无论哪一方发现盗猎线索,都应追查到底,各省区对行动要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
从今年开始,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将加强反盗猎信息沟通,协商建立三省区资源共享的监测体系及盗猎情报信息交流的预警平台,从而提高三省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联合保护藏羚羊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阮向东处长介绍说,作为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拯救保护的15大物种之一,神奇美丽的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60万平方公里的雪域荒原上。针对这一物种分布区域广、地理分布无隔离的特点,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将合作开展藏羚羊资源调查、迁徙繁殖等科研工作。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介绍说,在1999年4月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组织的可可西里反盗猎"一号行动"中,在2004年4月组织的"高原二号行动"中,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的巡护队员携手联合打击非法盗猎藏羚羊犯罪活动,有力震慑了武装盗猎分子,取得了良好效果。而近两年,盗猎分子猎杀藏羚羊大多选择在藏羚羊分布区的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交界处,利用"空档地带"在可可西里、羌塘、阿尔金山等自然保护区流窜,企图逃避反盗猎队员的巡山检查,这对保护区反盗猎队员单线作战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一情况,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在藏羚羊分布区建立联合巡防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将会更加有效地防范打击武装盗猎活动。
任重道远 藏羚羊保护工作依然危机重重
近两年来,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藏羚羊分布区随着反盗猎工作力度的加大,武装盗猎藏羚羊案明显减少。然而,由于藏羚羊皮和羊绒走私通道没有封死,国际藏羚羊绒制品非法贸易依然存在,盗猎分子盗猎手段变换不定,再加上保护区内放牧区域不断扩大、生态恶化等因素,藏羚羊资源、栖息地保护工作仍面临着重重危机。
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反映说,藏羚羊分布的自然保护区地广人稀,高寒缺氧,巡护范围广,这给藏羚羊保护工作带来客观困难。盗猎分子近两年来采用武装盗猎和潜入牧区进行分散偷猎相结合的手段,利用牧区交通不便、物资交流困难等问题,向保护区周边地区的牧民提供日用商品交换藏羚羊皮张为诱饵,煽动牧民进行偷猎活动,使偷猎手段变换不定,行动更为隐蔽。在保护区,反盗猎力量薄弱,基础设施落后,装备较差,资金投入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藏羚羊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据了解,随着公安部门对非法贩运藏羚羊皮活动查处力度的加大,一些不法分子为了逃避检查,开通新的藏羚羊皮贩运路线,一改过去从格尔木至西藏的老、短路线,变换为经甘肃、四川至西藏或经新疆、西藏阿里至拉萨的新、长路线。
国家林业局濒危物种进出口办公室万自明处长介绍说,只要国际上存在着藏羚羊绒制品非法贸易活动,不法分子就会在巨额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为此,保护藏羚羊仍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保护体系,建立健全国内各地区、各部门(公安、海关)之间的合作,并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打击的过程。
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专家伟外克.曼侬介绍说,虽然,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国际藏羚羊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面对着更加隐蔽,更加难对付的团伙犯罪分子。今年仅在印度分别于2月、3月和8月就有三次查没近百条"沙图什"披肩和围巾,而在2003年的一次行动中也查没了200多公斤藏羚羊生毛,这些都说明了非法盗猎、贩运、加工和出售藏羚制品活动已经转入地下并变得更加隐秘。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苏建平博士介绍说,我们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科考过程中发现,保护区腹地已非真正的无人区,而且越来越多的牧户正在逐渐由缓冲区迁入核心区,占据了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场所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使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及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据调查显示,在可可西里保护区南部苟鲁措湖到西金乌兰湖一带有牧民70余户,20000头(只)家畜,这给自然保护区造成很大压力和管理上的不便。另外,环境变化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主要包括气候变暖(主要现象有冰川加速融化,温度升高,湖泊水位明显上涨)和大面积土地沙化,前者可能导致某些传染性疾病流行,使种群自然死亡率上升;后者可能引起食物资源进一步减少,使野生动物种群间竞争加剧,种群数量下降。(记者侯德强 )
新华网 2004年9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