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在长江口的生存环境怎样?大型水利工程会对中华鲟幼鱼种群产生哪些影响?日前8个关于中华鲟生存环境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课题,通过了中国水产科学院赵法箴院士领衔的专家组论证,这标志着本市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的工作全面启动。据悉,这些摸清中华鲟“家底”的课题,计划在一年内完成。
中华鲟又被称为“水中熊猫”,是古棘鱼类的后裔、白垩纪———恐龙时代的遗留物种,约有1.4亿年的进化史。它的一生主要生活在海洋中,但到性成熟时便进入长江口,潜游于江底上溯数千公里进行产卵繁殖,幼鱼则顺流而下于翌年5—9月在长江口崇明东滩附近水域进行索饵育肥,并作入海前的适应性洄游。
专家认为,长江口崇明东滩附近海域是中华鲟世代交替中唯一的、相对较为集中的、栖息时间较长的、种群易受破坏的栖息场所,在这里建立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将较大幅度地提高中华鲟幼鱼的成活率。据悉,由于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中华鲟的产卵场已从原先的16处减少到1处,洄游距离从原来的3000余公里缩短到1850公里,此外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因素也使它的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去年7月,上海市批准成立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据悉,今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在崇明东滩267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上,建设一个集中华鲟保护与增殖放流、国际型开放式科学研究、市民科普教育和休闲观光四大功能为一体的保护基地,年底或明年初将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早在1988年,上海就在崇明县裕安乡建立了“中华鲟暂养保护站”,1992年又在崇明建立“上海市中华鲟抢救中心”,到去年底经抢救、暂养、放流的中华鲟幼鱼已达4386尾。(刘颖)
《解放日报》 2004年4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