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后,上港集团(600018)还有更大的野心。
成立于2003年1月的上港集团,是由原上海市港务局整体改制而成,是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港口集团和集装箱运输集团。
上港集团的主营业务是上海港港口集装箱、大宗散货和件杂货的装卸生产,以及与港口生产有关的引航、船舶拖带、理货、驳运、仓储、船货代理和集卡运输等业务。
2007年,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15.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4%,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二。公司货物吞吐量完成3.53亿吨,同比增长16.5%;其中散杂货吞吐量完成1.21亿吨,同比增长9.2%。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63.28亿元,同比增长27.62%;净利润36.4亿元。
今年5月19日,上港集团总裁陈戌源在投资者见面会上表示,保持集装箱产业较快发展是上港集团战略发展的核心任务,未来三年上港集团将继续通过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中转业务的突破,确立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的地位。
陈戌源表示,上港集团将基于现有的框架布局,实施差异化功能定位的运营策略,对港口投资布局进行深层次优化。在长江中上游,确立重庆、武汉两大主喂给枢纽港,辅以长沙、九江等喂给港。在长江中下游,确立南京枢纽港,辅以太仓、江阴港等港,稳定对上海港箱源的喂给支持。
作为上港集团重点发展的长江战略和东北亚战略,其规划指标得到调整。在长江战略规划指标中,今年长江中转箱吞吐量比例由18%调高2.3个百分点;在东北亚战略规划指标中,沿海中转箱吞吐量由10.2%调低为7.3%,国际中转箱吞吐量由5.8%调高为6%。
上海证券研究员冀丽俊认为,上港集团通过实施长江、东北亚和国际化三大战略,实现中转业务突破,将确立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的地位。公司拥有的外高桥和吴淞口港区的吞吐能力已趋饱和,未来的增量需要依靠洋山港港区来实现。
目前,长江沿岸的港口已经成为国内外港口、物流巨头的争夺对象。
陈戌源表示,争取自由港政策是上海建成东北亚集装箱枢纽港的关键。2008年,集团将继续通过产业整合,推动集装箱码头业务、散杂货码头业务、港口物流业务和港口服务业务四大板块的形成,重点培育港口物流业务板块,形成规模优势,提升港口产业能级。
上海证券研究员冀丽俊分析,从公司的未来业务规划看,公司将在散杂货业务和港口物流方面加大力度,二者的利润占比将由目前的7%、4%提高到2010年的15%、5%。罗泾港区二期已于今年6月竣工投产,短期内会抵消新增盈利毛利,长远看公司矿石、煤炭和钢杂等散杂货吞吐能力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公司扩大规模做大做强。
锦江集团:“现金奶牛”推高酒店盈利
锦江投资,隶属锦江集团,原本是酒店业的王者,但却没有显现出应有的霸气,从1995年开始,业绩持续下降,一度徘徊在亏损边缘。
锦江国际集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旅游企业集团之一。集团以酒店、餐饮服务、旅游客运业为核心产业,控股(或间接控股)锦江酒店(2006.HK)、锦江股份(600754,900934)、锦江旅游(900929)、锦江投资(600650,900914)4家上市公司。
2003年上海市政府开始了锦江集团的重组,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锦江投资迈开了重组的步伐。到2004年6月1日,锦江投资与锦江国际集团资产置换工作基本完成,主业由酒店业成功转型为客运服务和现代物流业、物流仓储业。
锦江投资持有浦东国际机场西区公共货运站有限公司56%股权,后者独家经营浦东机场内部的仓储业务。这个货运站目前是锦江投资的“现金奶牛”,一直维持其在航空货物处理业务上的主导地位。另外,锦江投资拥有上海出租车市场约10%的份额,这也能带来不断的现金流。
锦江股份的主营业务是酒店营运、酒店管理和连锁餐饮业务。锦江集团的发展战略是:锦江股份发展酒店管理和连锁餐饮业务,集团公司发展酒店投资和锦江之星。在此战略下公司将不再进行酒店投资,酒店营运业务只是在现有资产上产生效益。
锦江股份全资和参股的酒店共12家,其中四家高星级酒店是公司酒店盈利的主要来源。公司参股20%股权的锦江之星在地域上以上海为主,并向全国扩张,预计每年的扩张速度达到35%。公司的酒店管理业务位居行业民族品牌第一名,签约管理的星级酒店家数达到94家,实际经营的有70家左右。公司连锁餐饮业务品牌众多,如新亚大包、大家乐、静安面包房、上海吉野家、锦庐等。
申银万国判断,2008-2010年上海必将以超常规的速度大力推进国资整合上市。锦江股份或能受益于本轮上海国资重组整合。未来上海衡山(集团)酒店公司重组整合上市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若真如所料,则未来锦江国际酒店(集团)公司将当仁不让地成为接手方,而锦江股份也将同样受益。
锦江股份2010年盈利预期非常乐观,上海酒店业将迎来高景气,公司直接投资酒店及管理酒店效益均将大幅提高,公司将直接参与世博会,成为世博受益股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