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培训班:遍地“名师”忽悠人
“中高特级教师,一对一辅导,名师指点,即学即会”……进入暑期以来,各种名目的家教、培训、夏令营又开始粉墨登场。一些打着“名师”旗号的培训机构开始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群发等方式,忽悠家长和学员。
“名师”培训广告满天飞
暑期培训班随着气温渐热,街头各类暑期培训班报名点随处可见,培训内容从英法日韩等语言的基础班、提高班到各类等级考试以及乐器班、美术班、武术班无所不有。培训班大都打着“名师”的旗号,真假难辨。
“我最近收到好几条名师、家教培训的短信,包括培训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家住丰台七里庄的王先生指着手机上的短信告诉《市场报》记者,“孩子放假后,本想给他报个班充充电,但这种渠道发布的消息真让人不敢相信。”
7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中国人民大学,看到在校园的宣传栏里张贴着各种各样的招生广告,但并没有多少人去关注广告的内容。“很想去培训,但是听到有人受骗上当,就怕了。”一位停下来看广告的同学告诉记者。暑假到来之际,各家报纸版面上增加了许多暑期培训的广告,其中“重点高中顶级教师”、“重点学科带头人”的广告语格外醒目。
在互联网上,许多网站上都发布有培训的信息。查阅后不难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标注着“名校名师”、“资深教师”等字样,但关于老师的信息只有姓没有名,即使标注在“重点学校”任职的,也没有学校全称。
“名师”是如何出炉的?
花钱请来挂名的“名师”经常是这类培训班得手的法宝。“当时就冲着名师在北京参加考研辅导班的。开始上的几节课还不错,可后来的课程都是由其他老师带的。”小王想起考研复习班的经历忿忿向记者抱怨。
记者了解到,像小王一样有类似经历的学员不在少数。实际上,更多的培训班有名无实――花名册上的名师与其教学工作没有任何关联。学员冲着“名师”交钱上暑期班,但名师仅仅露个脸就再没出现,培训时却是普通教师甚至是还没取得相应资质的老师代替;试听时,内容只说到点子边缘,吸引家长下定金或交齐全款;真正上课时,便逐渐发现后面的课程内容多平淡无奇。而且,教学规模也缩水了,原承诺的小班变成大班,“才艺班”成了“才艺合并班”。
同时,这些培训机构的口头承诺多以高薪就业诱人,常打出“年薪10万元轻松拿”、“初中毕业拿高薪”、“3月速成包分配”等空头支票,还向学员不切实际地承诺“100%就业”。此外,培训机构还存在收费标准模糊不清,把培训费拆分成材料费、设备费和户外活动费,以及设下免费陷阱等问题。
“一个班能否赚钱也全在于能否请到所谓的名师出场。”开办南京某高校函授班多年的张老师告诉记者。张老师表示,目前培训机构开门营业的门槛不高,只要有合办单位、有场地就能开班,关键是能否拥有吸引生源的名师。只要名师到场,讲不讲课没关系。一些家教机构用“名师”做幌子,实际上却招聘一些大学生做老师。这些大学生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更没有教学经验;一些机构不愿意用高价“买”名师,干脆就包装制造“名师”。
“名师”标准是什么?
究竟什么是名师?名师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师资水平可称为“名师挂帅”?据记者了解,这方面的规范还是空白。
目前,要办一个培训学校需要经过多道繁杂手续,首先是要取得办学资格证,其次还要取得民政局、人事局、地税局等部门的批准,但教育部门审批的只是学历教育方面的许可证,劳动局审批的是技能培训方面的许可证,缺乏综合管理归口。现在社会上有办学许可证的培训班并不多,大部分都不具备办学资格,也没有相应部门实行有效监管。目前,国家对这类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的办学资格、规模等还没有相应法律法规约束,因此对社会上现有的培训机构也无法明确资格,认可归属部门。
据了解,随着培训市场竞争的进一步白热化,除争抢老师和地盘之外,业内甚至对于张贴培训广告的地盘也都暗中有势力划分。如在北京,考研广告张贴就由安徽帮、河南帮等把持,不经他们之手,甚至无法将广告张贴到各大高校的宣传栏中。
消费者委员会提醒称,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可从其是否持有教育部门颁发的《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和物价部门核发的《营业服务性收费许可证》来确认其是否具有资质。培训老师也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或相关的资格证书;其次,到培训现场了解培训的规模和设备,尤其对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培训项目如游泳、跆拳道等更要多一份谨慎,防止出现意外。同时,要注意保留维权证据,收集培训班派发的招生简章、承诺书等资料,交纳学费时尤其要慎重。此外,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外出性质的培训班如“英语夏令营”、“口语夏令营”等,教育部门是不支持也不批准的。(记者 王旭辉 实习生 张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