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教育收费管理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部部长周济
几年来,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经过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教育战线的共同努力,治理教育乱收费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群众对教育行风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2007年,教育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陈至立国务委员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这次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位置,提出“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的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规范教育收费、治理乱收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清醒地认识到,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党中央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地方和学校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教育乱收费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我们一定要从严治教、加强管理,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把规范教育收费、治理乱收费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是努力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到位。从今年春季开始,将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努力把这件惠及亿万学生和家庭的大事、好事做好、做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都要全面掌握新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不挪用、不乱花,管好、用好每一分钱。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加大教育资金监管力度,坚决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坚决制止“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的现象。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坚持依法办学,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逐步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差距;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或重点班的规定,认真研究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城市择校问题。各地要继续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加大对原有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力度,力求在2008年完成清理规范工作。严禁搞“一校两制”和“校中校”,绝不允许以改制的名义乱收费。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非法出版、发行教辅材料活动,坚决遏制教辅材料过多过滥的现象。
四是巩固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成果,完善公开透明的招生工作体系。严格执行招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高校招生环境综合治理,坚决制止社会中介机构参与高校招生,严厉打击各种招生欺诈行为,坚决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乱收费。继续保持高校收费政策的稳定,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高校服务性收费的政策规定,不允许收取国家已明令禁止的各种费用。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限钱数、限分数、限人数”政策,把择校生纳入当地统一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公示,不准再以自费生、旁听生和计划外招生等名义乱收费。
五是严格执行教育收费的监管制度。切实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完善建立政府教育经费拨付情况、学校经费收入及使用情况的定期公示和审计公告制度;建立义务教育督导评估、问责奖惩等制度,并及时向社会进行公示;倡导发扬勤俭办教育的传统,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听证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的教育收费案件,并按照责任追究制度规定,追究有关当事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六是加大宣传力度,坚持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广泛宣传教育收费政策规定、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成效、规范教育收费的重要意义;继续开展创建教育收费示范县活动,大力宣传规范收费、勤俭办学的典型,弘扬正气,促进教育行风建设;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的乱收费案件,在媒体上坚决予以曝光。
督促监管经费投入 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监察部副部长国务院纠风办副主任屈万祥
2007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既要着力规范教育收费,又要继续深化治理,务求在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在重点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一、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严禁“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但要依法拨付应分担经费,更要负起督促和监管责任,并按照中央的规定把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从今年春季开学起,一律取消教辅材料费、学具费、校服费、保险费、体检防疫费等代收费和存车费、热饭费、饮水费等服务性收费项目,相应的合理支出纳入公用经费开支范围,不得向学生收取。各级都要严格做到四个“决不允许”即:决不允许个别单位或个别人因局部利益干扰这项改革;决不允许任何一级政府和任何部门挤占、截留、挪用改革资金;决不允许出现用改革专项资金替代地方教育经费正常增量的“挤出效应”;决不允许用专项改革资金偿还债务和发放教师工资、补贴、教职工福利等。
二、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认真解决择校乱收费问题。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和经费投入力度,缩小校际间办学差距,建立校长、教师校际间定期轮换制度,积极探索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有效途径,尽快制订出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具体措施和目标时限。
三、继续做好改制学校的清理整顿工作,规范改制学校收费行为。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坚决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加大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力度。对已改制学校的清理工作要抓紧进行,未制定工作方案的要抓紧制定,对一些还在观望的地区要加强督促检查,促使这些地区尽快行动起来,争取在2008年内完成清理规范工作。
四、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建立对教育经费拨付和使用情况的经常性审计及审计公告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合理编制预算,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建立学校收费收入使用情况定期公示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对政府教育经费的拨付情况、学校经费收入及使用情况的经常性审计和审计公告制度。
五、坚决遏制教辅材料过多过滥问题,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经济负担。有关部门和各地要抓紧研究制定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编制、出版、发行、选用等相关政策规定,采取有效治本措施,坚决遏制教辅材料过多过滥问题。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出版发行教辅材料行为。对在教辅材料采购中发生的收受“回扣”、“手续费”等商业贿赂行为,要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六、坚持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和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规范学校服务性收费和各类代收费行为。继续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严格实行择校生人数比例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30%,低于此比例不得再提高的规定,不得在“三限”生之外以自费、旁听、非计划生等任何名义高收费招收学生。巩固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的成果,加大对民办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监管。进一步清理地方政府及部门自行制定的与国家有关政策不符的各种规定,严格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认真治理向学生强行推销保险、有偿补课,以及其他加重学生经济负担等问题。
七、深入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活动,发挥正反两方面典型的作用。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区)活动,要在抓深入、抓提高上下功夫。已开展工作的省份,要保质保量地稳步推进;进展较慢的省份,要尽快动手,全面深入开展。既要继续保持查处、曝光乱收费典型案件的力度,又要进一步加大对规范教育收费正面典型的宣传力度,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的示范和警示作用,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和治理工作的继续深入营造良好环境。
完善教育收费政策 落实决策听证制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茅
各级发展改革、价格部门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全面检查农村中小学收费。2007年,全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将全部免除杂费。各级发展改革、价格部门要加大检查力度,在春季开学后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包括教学点)的收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杂费政策落到实处。
第二,清理改制学校的收费。要在全面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和新的改制学校收费标准基础上,对现有改制学校进行全面清理,坚决制止公办中小学以改制为名乱收费的行为。力争2008年基本完成改制学校的清理整顿工作。
第三,完善公办高中和高等学校教育收费政策。要严格控制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和收费标准,并要逐步降低择校生比例和择校收费标准。要认真落实高中阶段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政策,开展高中教育收费成本监审工作。要加强高校教育成本审核,严格高校学费、住宿费、考试费的监管,规范高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管理。
第四,加强中小学教材价格管理。要继续落实已经出台的教材降价减负政策,完善限制豪华版教材使用的价格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教材编写内容的管理,研究限制教材印张过度增加的措施。要在加大教辅材料监管和治理力度的基础上,加强教辅材料价格管理,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
第五,切实增加教育投入。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启动实施“十一五”高等教育“211工程”,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第六,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下半年,我委将会同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继续在全国组织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示范校、改制学校、民办学校、二级学院的收费进行检查。对于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乱收费典型案件,要加大处理力度,并公开曝光,促进教育收费秩序的规范。
第七,规范教育收费管理。各级发展改革、价格部门要严肃工作纪律,认真执行国家关于教育收费的政策规定,严禁制定与国家规定相抵触的教育收费政策。凡违反纪律越权制定教育收费标准的,将追究有关地方的责任,并在全国通报批评。要认真落实教育收费决策听证制度,制定或调整重要的教育收费标准,必须依法履行听证程序。要进一步完善收费许可证制度、收费公示制度,提高教育收费的透明度。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建立完善资助体系
财政部部长助理丁学东
一、2006年财政部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情况
(一)规范教育收费,增加收费透明度。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等多个文件,要求各地继续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强教育收费票据、收费资金和收费许可证管理,规范收费行为和资金管理,确保教育收费规范、科学、透明。
(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财政部与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文强调除按“一费制”标准收取课本费(不含按规定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作业本费和寄宿生住宿费外,严禁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三)加强监督管理,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各级财政部门继续组织和参与每年一度的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工作。定期开展教育收费日常检查,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收费管理工作。
(四)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各级财政部门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确保中央提出的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二、2007年财政部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负担。省级财政部门要与教育、价格等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清理辖区内涉及教育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费或强制摊派等行为,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
(二)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杜绝农村中小学乱收费行为。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并逐步推动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经费管理、资金支付等改革工作。确保各项资金及时到位,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杜绝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以及挤占、挪用、截留教育经费行为。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坚决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的各种乱收费行为。进一步加强对高等学校财务工作的管理,督促高等学校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要逐步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布与招生录取相关的各类信息,制止任何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乱收费行为。
(四)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鼓励社会捐资助学”的精神,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
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促进收费公开透明
审计署副审计长刘家义
2007年各级审计机关要重点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防止松劲情绪。各级审计机关要深刻认识到深入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要防止松劲情绪,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审计机关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搞好审计监督。一是结合年度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将教育经费的投入、管理和使用情况作为一个重点,通过审计,促进教育经费的及时到位,推进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二是继续开展对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情况的重点检查。今年下半年我署将组织力量,对部分省市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及收费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三是积极开展教育资金使用效益审计,促进国家有关教育收费政策和相关规定落到实处,收费资金专款专用,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三、配合有关部门搞好专项检查。自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成立以来,每年都组织进行了对部分省份教育收费工作的专题检查。实践证明,这在指导和推动各地开展教育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集中处理和研究解决一些重大问题等方面,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7年,各级审计机关要安排精干人员,一如既往地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和人员技术优势,深入开展检查,确保工作质量。
四、促进教育收费及管理使用结果的公开透明。各级审计机关除促进把好收费关口、防止乱收费之外,还要监督收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逐步形成经常性的审计监督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促进教育收费情况,收取费用的管理、支出情况和使用效益的公开透明。
五、积极促进健全完善各项收费制度。各级审计机关要针对当前专项治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深层次问题,以及有关部门和单位收费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既要揭示和反映当前教育收费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典型性问题,更要加大治本力度,从体制、机制、制度等层面深入地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管理、完善制度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育收费合法合规、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和使用高效。
加强教材教辅监管 抵制滥编滥印滥发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
去年以来,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密切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通过开展全面降低教材印张和零售价格,限制豪华版教材出版,规范教材印制标准,完善教材招投标政策,严禁在教材出版发行环节违规收费,开展治理出版发行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切实加强出版物市场监管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06年全国秋季中小学教材降价总额达到12亿元,收缴盗版教材、教辅773万件,净化了市场环境,保证了各地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在教材、教辅的出版发行和选用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一些部门、单位和个人违规编写教辅材料,擅自印发教辅征订目录,在一些地区盗版、盗印、非法出版的教辅材料大量进入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购买一套甚至多套教辅材料,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很大负担,成为严重的变相教育乱收费问题。
深入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需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是统一思想。治理教育乱收费,是党中央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决策,是新闻出版行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精神,以纠正教材、教辅出版发行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为重点,标本兼治、惩防结合,狠抓行业不正之风的治理。
二是突出重点。严格执行国家教辅材料管理的有关规定,以纠正向中小学校印发教辅材料、统一组织购买教辅材料等违规行为为重点,做好2007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出版、印刷、发行单位要自觉做到不向中小学校印发教辅材料征订目录,不搭售教辅材料,坚决抵制滥编、滥印、滥发教辅材料的不正之风,以实际行动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三是加强管理。要切实加强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力度。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严厉打击各种盗版、盗印、非法出版发行教材和教辅材料的行为,严肃查处出版发行环节商业贿赂,净化教材教辅市场。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出版、发行单位的主要领导,要逐层建立责任制,定期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到实处。新闻出版总署将会同有关部门适时进行督查。
确保教育投入不“挤占”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生练
2006年,我省有9个县、市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2007年,该项改革工作将在我省全面推行。我们的主要做法和打算是:
一、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切实做好改革各项准备工作我们的经验是加强领导,省政府成立了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财政厅、教育厅等部门配合制订实施方案;积极进行“校财局管”探索;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
二、落实投入,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一是确保改革资金从各级新增财力中安排。 2007年,省级财政预算中新增新机制改革配套资金9.6亿元,占全省应由地方承担资金总数的94%以上。同时要求各级财政必须将改革资金在预算中单列,不得占用教育经费的正常增量。
二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原有投入不“挤占”。2007年,省政府继续安排4.7亿元政策性转移支付资金,帮助县市政府解决教师工资困难,继续安排8800万元对部分农村财力困难县市的农村中小学给予公用经费补助;同时,各县级政府要继续落实省政府关于“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比例应不低于固定转移支付的60%”等规定,严禁“上进下退”,搞“挤出效应”。
三是确保教师合理收入。最近,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从2007年起,省级财政将安排专项转移支付7亿元,帮助各地解决农村教师津补贴发放问题,确保改革后教师收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三、加强监督检查,努力保证改革效果
一是实行预算编制预审制度,加强教育经费预算监管。
二是实行“校财局管”管理体制,加强学校财务活动监管。
三是推行中小学收费公示制度,加强学校收费监管。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软着陆”清理整顿改制校
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俊芳
在清理整顿改制学校的工作中,我们确定了“深化改革,有退有进,加强规范,稳步推进”的原则。具体步骤是,小学改制学校首先停止招生,初中改制学校分3年落实到位,逐步实现“软着陆”。
今年,改制初中的校数还将继续减少,招生规模也要减至招生总数的30%之内,到2008年,除了少数有择校需求的学生可以选择民办初中以外,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就近进入公办学校就读。
我们的体会是:
一是清理整顿改制学校必须依靠政府推动。从2003年起,我们多次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明确提出了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2006年5月,我们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规范中小学改制学校的通知》,成立了市委常委、市委教卫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市领导小组。各区县也将此项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并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合力推进此项工作。
二是清理整顿改制学校必须保证经费投入。各区县政府结合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及时调整了财政支出结构,追加了财政拨款,加大了专项投入。市级财政对财力较弱的区县,也给予了转移支付。由于强化了政府经费投入的责任,学校运转正常,教师待遇也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三是清理整顿改制学校必须加强公办学校建设。近3年来,我市着力加强规范化学校建设。改制学校比较集中的中心市区,共改造了268所公办小学和初中,同时撤并了120余所破旧学校。去年暑假,各区结合清理整顿改制学校,又进一步优化了公办学校资源配置。
四是清理整顿改制学校必须创新教育管理方式。为了缩小校际差距,各区县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校际合作机制。中心市区有的成立了学校团组,有的建立了联合学区,还有的试行了干部轮换。
多举措促城乡教育均衡
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玲
沈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取消民办公助学校,促进生源均衡2006年4月,我市决定将全市民办公助学校全部恢复公办性质,实行按学区招生、就近入学的招生办法。
二、设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促进资源均衡
2006年6月,我市全面启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把5个城区确定为综合实验区,实行大学区管理。市政府设立了每年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还建立了相关的监测和督导评估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三、开展校长教师交流,促进师资均衡
2006年,我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目前,全市共交流中小学教师、校长2055名,其中95%以上是“人走关系动”的实质性交流。
四、改造城区薄弱学校,促进校际均衡2003年,我市选择城区22所相对薄弱初中进行综合改革试点。2005年,我市又分别启动了第二批24所初中和60所小学的综合改革工作,基本覆盖了城区的所有薄弱学校。3年来,全市共投入2.2亿元,对城区46所薄弱初中和60所薄弱小学全部进行综合改革。
五、建设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我市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兴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已投资7亿多元,建成了59所学校,可容纳中小学生9.4万人。目前已有76所城区中小学与农村学校结成帮扶合作体,117名城区学校校长和教师被选派到农村支教。另外,市政府每年拨款近千万元用于农村教师培训。
同时,我市还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