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混淆引起行为偏差 摆正位置趋近社会预期
不按自己的角色行事可能会引起很多冲突
最近央视做了一个调查,其中有一个问题“你们单位愿意接收实习生吗?”调查结果有点儿意思,52%的单位回答说不愿意。同时,也看到一个充满抱怨的帖子“再也不用应届大学生!”当然,大学生不受欢迎的原因很多,但是不能适应从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换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生活中要承担很多社会角色。而所谓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
社会角色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任何一种角色都与一系列行为模式相关,一定的角色必有相应的权利义务。如病人既有配合医疗护理的义务,又有获取健康教育、治疗护理的权利。其次,角色是人们对处于一定社会位置的人的行为期待,如一提到教师,就会想到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等行为特征。
应该说,人同时承担着很多社会角色,在家里,是父母,是子女,是兄弟姐妹;在社会上,是朋友,是熟人;在工作上,是上司,是同事,是下属。
由于职业化程度的提高,我们要求每个人按自己的角色行事,对特定的场合下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有一定的预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并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当我们的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预期时,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起冲突,让别人不知道如何应对。
除了家族企业几乎没有长辈存在的空间
目前企业里有“前辈”的说法,其实“前辈”就是那些能更好地完成社会角色转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能提供一定指导的人;而“长辈”更多的是指在生活领域中比自己年长的亲戚和父母辈的朋友。应该说,在企业里前辈更多,而长辈很少,除了家族式企业以外,几乎没有长辈存在的空间。
案例中的星儿以为在职场中上司和同事都应该表现得如长辈一样,而实际上别人最多只能像前辈那样给予暂时的帮助。可以想见,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尽快改善,星儿在这家企业的时间也不会太久。相反,小凡就能按照企业的要求,用符合企业要求的行为来处理工作和人际关系,最终获得了上司和同事的认可,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杨羽所遇到的这位热心阿姨,也混淆了前辈(工作角色)和长辈(家庭角色)的概念。不同角色之间的交往原则存在着差异,工作关系大家更讲究公平,而家庭和朋友之间则强调需求。杨羽去阿姨家里带点礼物,期望阿姨收下,这样能够体现公平,符合工作角色的交往原则;而阿姨只付出不要礼物,会让杨羽心里觉得亏欠,容易产生不平衡感。另外,阿姨表现出长辈角色,关心杨羽的个人生活,从而使杨羽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带来一些心理困扰。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文化,同一份工作在不同企业的判断标准也存在差异。在一个业绩至上的氛围中,同事之间的友好和睦是第二位的;而在一个重视人际关系的企业里,大家会把同事之间的一团和气作为第一重要的事情。邵小郁从国企跳到新企业中,从备受长辈照顾到时刻遭遇新上司训斥,他所面临的“前辈”与“长辈”心理落差其实是在新环境中再社会化的过程中遇到不适的一种表现。所以,他必须端正自己在新单位的社会角色,调整自己的心理期待,才能更好地融入其中。
区分情况尽快完成角色的合理转换
应该说,不论刚毕业参加工作,还是从一家企业换到另一家企业,都存在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人们按照企业所要求的角色去工作,同时能把不同的角色区分开来,在不同的场所表现出适合角色要求的行为,尽快完成角色的合理转换。
那么,如何能够避免这种现象,尽快地适应职场的角色转换呢?
第一,保持积极的心态。进入一个新的工作场所,尤其是初入职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不适应受到批评是常有的事。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工作中问题的处理是讲求公平的,但是在某一个具体事例中,难免出现不公平现象。你可能会受到委屈,面对这种情况,保持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投入工作,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第二,清晰记住自己的社会角色。工作和生活是不同的,它们的目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遵循的原则都不尽相同。应该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清晰地判断和快速地进行角色转换,不要用同长辈的交往原则来处理与工作中前辈的关系。同时按照工作角色要求自己,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借口,比如我是新手,出现错误是可以原谅的。
第三,做好自己的工作。很多大学生刚参加工作,经常抱怨工作简单枯燥。诚然,有一定难度的工作能够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但是在企业中,很多一般的工作如果做不好,同样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危害。而且,当你连一般的工作都做不好,企业又怎敢把有难度的工作交给你去做呢?
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适应工作环境,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些道理其实也并不复杂,很多人也知道,但就是不愿意去做。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知道,光明白道理而不按照道理去要求和规范自己并不是真正的知道。
所有职业人都需要这样一种意识:能清晰自己的工作角色,用符合工作角色的行为去做事,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否则,不仅给自己,也会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甚至失去重要的机遇。如果经常抱怨别人如何不好,社会对自己如何不公平,还可能成为单位中的问题员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 任孝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