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立个性化引进人才机制,创新型人才可申请以个人身份入户
“一岗一策”引进急需人才
深圳市引进人才将改变在学历、职称等方面设置统一“门槛”的做法,明年起实行“个性化”引才,近200个岗位类别“一岗一策”,引进深圳急需的人才“特事特办”,同时38所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可作为创新型人才以个人身份入户。这是记者昨天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主题为“深圳市个性化引才机制建设及2007年人才引进目录”的新闻发布会获悉的。
引进标准增加经历和业绩“门槛”
深圳市刚刚出台的2007年人才引进目录将“经历和业绩”也作为考核与评价的要素。市人事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陆韬说,以往我市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评价人才主要还是依据专业、学历、职称等条件。但实际上有些人才从事的工作与其本人所学专业相差较远,如果按照一般调干所要求的“专业对口”条款,这样的人才可能就不会被批准引进。而且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期待引进在研发、管理等关键岗位紧缺急需的有效人才,或者是引进那些虽不符合常规人才标准、但在专业成就方面十分突出且属于所在单位技术或业务骨干的特殊人才。因此,我市将“经历和业绩”纳入人才考核与评价的要素,即使拟引进人才从事的具体工作和所学专业有差距,但只要他在现岗位有较长时间的工作经历,而且在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业绩,那么就可能成为这一岗位的行家里手,就可以引进。人才引进目录出台后,凡符合目录要求的人才,在引进政策和程序上会有适当的倾斜,比如审批时限更短、相关手续更为简便等。
近200个岗位类别“一岗一策”
深圳市2007年人才引进目录的另一大亮点,就是根据岗位类别设置人才评价标准,实行“一岗一策”。在职人才引进目录部分共细分了8大重点产业30个重点行业近200个岗位类别,同时把拟引进人才分为“普通类”、“紧缺类”和“特殊类”三个层次,根据各相关岗位对不同层次人才在知识、能力、业绩等方面的需求,详细规定了每类人才具体的引进标准。人才评价标准相对量化且针对性极强,同一产业的不同岗位类别之间少有雷同。在具体的条件表述上,绝大多数岗位都采用相对量化、易于考核的标准来表达。比如,根据深圳未来5年将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形势,2007年人才引进目录“高新技术产业”中列举了“显示器、发光器件研发”这一岗位类别,其中的“紧缺类”人才在“经历业绩”方面,就明确要求在海内外知名研发机构或生产企业有“连续2年以上工作经历”;而对于该岗位“特殊类”人才,则要求自带“通过国家或省部级机构确认的”研发项目或已批准的专利成果来深发展。另外,对我市急需的人才将“特事特办”,尽早把我市产业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紧缺人才引进深圳。
专列“社会公共服务业”人才需求
深圳市2007年人才引进目录把“社会公共服务业”的人才需求也一并考虑进去,这是在国内同类目录中首次涉及的。“社会公共服务业”包括法律咨询、卫生防控、城市规划等岗位类别。同时,我市在编制人才引进目录过程中,吸收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最新信息。比如,配合我市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需求,在“文化产业”中加入了“知识产权保护”人才这一类别;类似的还包括文化产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社会公共服务业中“特殊人群康复服务”、“口译”人才等。今后,修订、发布人才引进目录还将及时吸收深圳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最新信息。
创新型人才可以个人身份入户
深圳市2007年人才引进目录中接收高校毕业生专业目录基本沿用了深圳近年来在接收高校应届毕业生工作中的做法,仍把毕业生所学专业分为重点引进、普通适用和控制专业。同时根据国家教育部近年新增专业名单,结合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需求情况,在原有接收高校应届毕业生专业目录的基础上做了调整。在接收毕业生的专业目录之后,还列举了北京大学等38家引进创新型人才的院校名单。这是为了落实市委市政府2006年1号文件及其配套政策所提出的“创新型人才可以个人身份入户”的部署,对申请以个人身份落户深圳的创新型人才的毕业院校范围做了界定。符合该院校范围的应届毕业生,可以作为创新型人才,申请以个人身份落户深圳。(记者 徐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