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腿’是对这个行业最为形象的描述。创业遇到的困难相当相当大,特别艰难,特别坎坷。”回首4个多月的创业路,24岁的冯霖赟神情凝重,“但仔细回味时心里挺美的。”
“跑腿公司”年轻的“掌门人”微微一笑,4个月后即实现保本的成就感暂时冲淡了创业初期的艰辛。
冯霖赟的“跑腿公司”业务涉及代购物、缴费、接送、陪护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一些琐碎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让很多人无暇去办,更乐意“花钱买时间”。尽管地处西北的甘肃省兰州市仅有200多万人口,但冯霖赟和谈永利这两个“比亲兄弟还亲”的同班同学还是认准了这块空白市场,决定白手起家闯一番。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提到创业的初衷,冯霖赟说他是“被逼出来的”。
冯霖赟出生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一个偏远山村,1999年考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
读大专二年极的时候,家里已经负债累累。冯霖赟白天上课,晚上在KTV厅给人端盘子每月挣300元的生活费,“常常只有4个多小时的睡眠时间”。毕业后,工作没着落,冯霖赟帮人种过仙人掌,后来给青岛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做推销员,因为肯吃苦,老板也赏识,走内蒙古,跑新疆,“几乎跑遍了南北疆的大小城市”。
2004年,父亲因肺癌住进医院,冯家因此几近倾家荡产。周围的同学从50元到2000元的捐赠,给了冯霖赟莫大的帮助。尽管没能挽救父亲的生命,但让冯霖赟欣慰的是,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父亲“直至临终前也没断药”。
“这辈子一定要做些事情,一定要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这成了后来冯霖赟立志创业的动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冯霖赟从电视上看到杭州一家“跑腿公司”的相关报道,马上到网吧查资料,随后跑到上海、杭州、青岛“取经”。
含泪吃下128元的烤鸭
2006年3月23日,“兰州跑腿”公司诞生了,3万多元的启动资金除了冯霖赟和谈永利打工挣来的所有积蓄,“99%都是借的”。租的是旧楼房,用的是旧电脑,办公桌、沙发、自行车也都是旧的,最大的投入是接宽带、装电话、做网页,这些花了1万多元。
“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没有经验的年轻人交了不少冤枉的“学费”。
有一单业务让冯霖赟至今刻骨铭心:一个姓王的客户打电话叫“跑腿公司”送一份128元的全聚德烤鸭。这单生意能赚15元的跑腿费,冯霖赟骑着自行车赶往20公里外的西固区,可苦等3个多小时,客户的电话总是无人接听。冯霖“心惊肉跳”,感觉被人骗了,“气得想把烤鸭扔到黄河里去,可又舍不得”。
拿着烤鸭回到公司,有员工给客户发了一条短信:“我们都是一些农村来的大学生,只想在城市找份工作,128元对你来说也许没什么,但对我们来说,一个人半个月的生活费没有了。”过了几分钟,对方冷冷地回了过来:“烤鸭不要了,你们自行处理。”
八九个人围成一圈,那只烤鸭他们含着眼泪吃了很长时间。
以诚信的方式投资
“公司虽小,五脏俱全”,公司创办伊始,两位掌门人就着手制度化建设,成立了业务部和市场部,在冯霖和谈永利的眼里,制度化建设是公司以后做大做强的保障。
和许多大学生创业一样,冯霖赟的“跑腿公司”遭遇了资金瓶颈,但他坚持“以诚信的方式去赚钱”,“说话要算话,说几点到就必须到,按时按点按金额,只拿跑腿费,不赚差价”,冯霖说他最担心的是别人不相信“跑腿公司”,树立不起公司诚信的形象。
公司的业务眼看着步步高,第一个月公司业务额只有800多元,第二个月翻了一番,第三个月再翻一番,达到3800多元,第四个月公司实现保本,这意味着不用借钱给员工发工资了。
冯霖赟告诉记者,在发达国家,纯粹的服务性行业占到60%,而在中国还不到10%。“要把兰州‘跑腿公司’办成甘肃甚至西北最大的代办服务性公司”,谈起公司发展远景,冯霖赟神采飞扬。他们要建设覆盖全兰州的服务网点,加盟代理,壮大公司规模。
“希望走得更远,把‘兰州跑腿’的牌子打出去”,谈永利抬了抬头,攥紧了拳头。(作者:狄多华、张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