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9%,这个数字与西藏民主改革前95%的文盲率形成鲜明对比。
西藏现代教育事业从20世纪50年代初起步。1951年,在昌都建立起第一所小学,1956年在拉萨建立了第一所中学,1965年建立起第一所大学--西藏民族学院。目前,全区已有118所中学, 890所小学,另在分散偏远的农牧区建有1568个教学点。
据2005年底统计,西藏中小学在校学生44.9万人,其中小学在校生32.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9%;初中在校生12.1万人,初中入学率达到75.4%。
民主改革前,西藏95%以上的青壮年是文盲,而现在,有54个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藏族人民接受现代教育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和实现。
西藏地域辽阔,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藏族为主的270多万人口,生活在总面积12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屋脊”上。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给藏族农牧民子女入学带来内地人无法想像的困难。为了加快西藏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1984年,中央政府确定,对西藏自治区办重点小学和县办重点中学,全部实行寄宿制,不仅不收取学费和杂费,而且国家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三包”政策调动了广大农牧民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西藏的教育事业不断跃升新的台阶。后来,中央政府又决定,从2001年起,对西藏全部中小学农牧民子女住校生实行“三包”政策,并从2005年1月起适当提高生均经费标准。西藏的农牧民适龄子女比内地绝大多数地区提前5年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的权利。
中央政府还对西藏自治区实行特殊政策,通过转移支付等多种方式,全力保证西藏自治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据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宋和平介绍,全区每年所需的18亿元教育经费中,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占92%。西藏在全国率先实行教育经费自治区统筹的体制,用好国家转移支付政策,确保教师工资发放,确保学校教学正常进行,确保应该住校的农牧民子女能够住校。现在,家离学校2000米远的小学生、家离学校3000米远的中学生,基本上都住进了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