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北京奥运安保培训:首批警员汇聚训练场接受培训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7 月 2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奥运安保专项培训共有31项;4000—6000名基层民警将接受驾驶技能培训

20日,位于北京昌平区的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培训场,迎来了30位特殊学员。两年后,他们将肩负重要使命,为北京奥运保驾护航。

30位学员都来自北京市的公安系统。他们此次参加的培训项目全称为“奥运安保警务执勤车辆驾驶员安全驾驶技能培训”。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政委王砚平介绍,北京公安系统的奥运安保专业科目培训共有31个项目。北京人民警察学院除了要承担“驾驶技能”培训外,还要陆续开展奥运场馆周边地区社区民警培训和反恐防暴、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培训。

学院为什么选择“驾驶技能”作为第一个培训项目?王砚平解释说,车辆驾驶是基础科目,安全知识和基本的安全驾驶技能在奥运安保工作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据了解,从现在到2007年底,北京市公安局将从全局基层实战部门选拔4000—6000名民警,进行奥运安保警务值勤车辆驾驶员安全驾驶技能培训;培训分为90到100期,每期训练2到3天。16名专业教官将重点讲解纠正驾驶中的错误和危险行为。

一天培训下来,教练估计会有一成民警不能通过考核

“没有人告诉我是否进了安保名单,可是我想,能够入选培训就应该在安保的计划名单里了吧。”来自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丰台支队的李军,19日刚接到培训通知,十分兴奋:“如果能参加奥运安保,那对我绝对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真是太高兴了!更何况是第一批接受培训。”

兴奋笼罩着培训场。学员们身着统一的黑色训练服,骄傲地向记者展示背后的“奥运安保”四个字。学员范伟说:“这件训练服有纪念意义,我要把它珍藏起来。”

一天培训下来,谈起收获,很出乎李军的意料:“我们驾龄都在3年以上,感觉开车很熟练了,起初以为培训就是走走形式。上了课才知道,还是有些技术要纠正。”比如,过去他一直用“十点一刻”姿势握方向盘,今天学会了更安全的“两手平行、手心向里”姿势。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教授柳实一直在培训现场忙碌着,他对21日将要举行的考核不很乐观:“有些技术难度比较大,预计将有10%左右的人不合格,需要参加二次培训。”

李军则很自信:“我对自己通过考核很有信心,22日回到单位,我还要把学习成果教给同事,让更多的人掌握安全技能。”

参加奥运安保的民警必须经过培训;明年培训工作将转入现场实兵演练

北京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奥运安保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应对能力。参加奥运安保的民警都必须参加培训,取得一定的资格。也就是说,北京市公安局将从培训合格学员中选拔奥运安保民警。

为确保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安保工作的胜利进行,早在2002年,北京市公安局就制定了《北京市公安局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安保人员培训工作规划》,确定了相应的培训项目,编写了培训教材,训练了培训教官。

2006年初,奥运基础知识培训和奥运安保专项业务培训工作开始启动,一共确定了42个培训项目,其中奥运安保专业项目包括场馆安防管理规范、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紧急救援、人群疏散程序、反恐防暴、意外伤害事件处理等。

据了解,2007年培训工作将转入现场实兵演练。(杜文娟)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