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时钟跳入21世纪后,我们回首一望,我省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已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在区域分布上,城区学校超编,乡镇学校缺编,农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农村学校教师,在年龄结构上,50岁左右的教师居多,30岁左右的中青年教师缺乏,整个教师队伍年龄偏大;在学历层次上,中专或大专学历的教师偏多,第一学历为本科的教师偏少,高质量的合格教师更少;在学科分布上,传统学科教师多,新学科的教师少,特别是外语、计算机教师的缺额极大,很多学校因此开不出课。我省是科教大省,拥有全日制普通高校85所,去年高校毕业生达10万人,但真正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微乎其微。
万丈高楼平地起,赖于其坚硬的基础,扎实的基石。为了改变城乡教育资源严重分配不均状况,铸造民族未来的基石,促进城乡教育事业协调和谐发展,自2004年起,我省连续推出系列政策并进行实施,荆楚大地上演了一台又一台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大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落实科学发展观,或许我们能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努力中,得到诸多的启示与感悟。
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
湖北各项事业的发展、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尤其是广大基层干部;湖北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广大农村学校的教师。从源头上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村教师的素质,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一项长期的方针。这项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下基层,高校毕业生能够逐步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现阶段国情、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健康成长。做好这项工作,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省教育厅厅长路钢:
随着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认识到位、投入到位,农村学校的危房改造、教师工资拖欠等问题逐一解决以后,教育的矛盾必然会转移到教育的内部规律上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才是教育最根本、最重要、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城乡教师的教育水平相差越大,农村学生越难以享受到真正的教育公平。
我省要用5年时间培训10万农村教师,让农村老师到大学“泡一泡”。最重要的不是对教师技能的训练,而是对教师观念的转变。就是想让前沿的学术氛围触动感染在基层一线辛勤耕耘的老师们。
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安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人的自由流动都被视为正常合理,个人的正当权利和要求也越来越受到承认和尊重。靠一纸行政命令,靠一些空洞的口号来鼓动大学生下基层的做法显然不灵了。
新的举措需要新的激励性政策来支持,而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对早已经习惯了城市文明生活的大学生,让他们再回到艰苦的农村一待就是3年,这对任何一个人都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对这些勇于吃苦、自愿资教的学生,我们绝不能一派了之。而是要从人性的角度给他们以特殊的关注、特别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这项功在千秋的事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乡资教生的感悟
林小萍出生在湖南永州的一个小山村,从一个山村学子到一名华中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她一直有一个梦想:站在讲台上当一名教师。
2005年4月的一天,听到首届农村资教生范献龙感人肺腑的平凡故事,她无法抑制夺眶而出的泪水:“没有想到林区还跟自己当年上学一样需要老师”。
当这个瘦弱乖巧的女孩如愿来到神农架,她才知道,自己所在的那个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只有八个班,自己所要带的初二年级英语,全班47人平均只有28分。“在那一刻,我的记忆又被拉回到自己小学的那间教室。我仿佛听到当年同学们想要读书,想要扭转命运最强烈的呼声……”“资教是什么,就是用一生中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恩施市龙凤高中资教的卞俊妮说,“我眼中的教育不只是奉献,而是享受;不只是重复,而是创造;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点评:“三年经历,终生财富”。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在探寻改变别人命运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命运,这段经历成了他们生命中最绚丽的一笔。
与张晓琳一起在麻城市乘马岗镇中心学校资教的共有4名大学生,信息的闭塞以及生活的不便。曾一度让他们倍感困惑。几个人“有时只能坐在板凳上,对着校园前面的小河发呆”。于是,资教生们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中。对资教的日子,张晓琳充满感激。近两年的资教岁月让张晓琳收获的不仅是尊重、满足和荣誉,“更重要的是这里给了我许多在家和其他地方无法给予的锻炼和实践机会。”“贫困山区的孩子需要照顾,需要老师像父母一样去照顾他们。”在咸安区资教的张薇常被那些可爱的学生“感动得一塌糊涂”。“只有在被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有了牵挂的学生,有了热爱的事业,这是不远千里从陕西来湖北乡村资教最好的‘回报’。”为了不耽误上课,家在内蒙古的刘伟星要提前三四天赶回学校。“跋山涉水来到学校时,真的很落魄。”在监利县汴河镇列宁中学的日子里,他心里也暗自打过退堂鼓,难懂的方言、不同的生活习惯、经济的拮据……在极度困顿的日子里,思想也抛锚过。然而他一直不能摆脱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一张张绽放希望的笑脸和孩子们的那种依赖,正是这种力量让他选择了留下。
点评:选择资教,选择农村,在艰苦的环境下绽放青春的热情,在困难与挑战中体现人生价值。三尺讲台熔铸着责任与使命,或许这是许多大学生最终选择资教的原因。
与女友共同在阳新县浮屠镇宏卿中学资教的柯文平说:“为了保持自己在女友面前的形象,两人约定在教学上相互帮助,共学互比。”“我每天发奋工作,专心备课,只要看到她窗子的灯还亮着,我就不敢睡觉。”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所带的两个班成为全校班级活动最丰富的班,也是学习气氛最好的班!柯文平一脸幸福地说:“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学习,在资教平凡而充实的日子里,我们共同从事着喜欢的工作,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的想法。”
今年初,柯文平和他的女友胡宝钗携手跨进婚姻的殿堂,成为让人祝福和羡慕的一对“资教情侣档”。
一年前,被女友袁希佳生拉硬拽去资教的张爱铭,为了爱情,也成为麻城市第四中学的一名资教老师。当了一个学期的地理老师后,“我们都更加成熟,更加懂事,从懵懵懂懂到学会体贴、包容和理解。有那么多可爱的孩子在身边,我们的生活特别充实,特别幸福,也特别有意义!”在资教生中,亲密的“爱人同志”让他们获得了教学的成绩和爱情的甜蜜,获得了工作与生活的双丰收。
点评:人性化的制度设计和完善的物质保障,让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更安心、更倾情地奉献,根也才扎得更深。
进城教师的感慨
对周云飞来说,在去年那个悠长夏日里,最美的是华中师大校园的那份安静,那些绿阴。这位来自谷城县的中学语文教师,因为农村教师培训计划而享受了10天的大学生活。课堂上,他与学者名师面对面;课余他则喜欢徜徉于桂子山麓。
鹤峰县小学教师孟凡雷说:“最大的苦闷是,我们现在的知识、理念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有时候教起学生来真有些捉襟见肘。”孟老师的感受很有代表性,当今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状况令人担忧。一项全国性调查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和专业化程度总体偏低,农村和县镇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者分别占25%和40%,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者分别占11%和18%。
在恩施山区教了18年语文的姚华英没想到自己还能“上大学”,“教授们一语惊醒梦中人。他们站得高,看得远”,谈起受训的感受姚老师感慨道,“基层最大的困难是信息闭塞,新教材老教法,要是能把所有的老师都送来培训就好了。”
秦大政走进华中科大校园时,这位来自十堰的农村小学校长兴奋地想:“这回可以对学生一五一十地描述大学了。”大学生活让很多参训老师感到新鲜。
培训结束了,乡村物理老师张涛发现,年复一年给学生们教授的“万有引力”,在知名学府里依然是研究课题。一个小小的知识点竟然牵连着一个广阔世界,传播知识的神圣感让参训老师们意识到肩头的责任。“每次到农村,看到田间小路上走着的学生,我心里就很感慨:有多少大学生就是从崎岖小路走进大学的!”
孝昌县邹岗镇卢管小学副校长焦得秀说:“我回去要把这么多新观念传递给没来的老师们。教了这么多年书,我觉得我们最缺乏的是当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思想。听了几天课,我们最大的收获是观念改变了,以前以为教书就是把知识点告诉学生,其实这只完成教学任务一半而已,另外的一半就是要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省城里的大学生扛起铺盖来到乡村学校,山村里的老教师抱着书本来到省城大学,这一“下”一“上”,正在努力弥合城乡教育间的差距!
[链接]
背景
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数量的基本估计应该是:中小学教师数量总体上不存在超编,城镇教师局部过剩与农村合格教师严重短缺并存,显性超编与隐性缺编矛盾突出,而且由于城乡教师基数不同,城乡差别等原因,城乡教师余缺难以互补,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在2005年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九三学社中央提出建议:在“两基”攻坚师资紧缺的地方,可借鉴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模式,由政府购买阶段性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任教。
香港国民教育中心导师许文焯评论说:“湖北省教育厅能够成功地引导这么多优秀大学生到农村资教,可见在主张模式上、运作措施上做了颇为细致的工作。”
[链接]
政策出台过程
从2004年开始,全省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吸引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乡镇中学任教。2004年,全省在贫困地区先行试点,选派了306名毕业生到29个贫困县(市)的120所乡镇学校任教。2005年,选派了1029名毕业生到全省50个县(市)的乡镇学校任教。
入选“行动计划”到农村乡镇中学任教的高校毕业生,有六项优惠政策:考核合格者,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按年发放;可提前定级,不实行试用期,其工资由县(市)按照国家标准列入财政预算,按月足额发放;符合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可先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办理注册手续,三年服务期满后,再回校攻读硕士研究生;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可选拔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户口档案关系可自愿选择保留在原就读高校或省毕业生就业中心,也可直接转入县(市),免收户档托管费;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免收教师资格申请认定费。
六项优惠政策,形成良好的激励和导向机制。今年又有2200多名大学生参加岗前培训。
从2005年起,我省全面启动“提高工程”,大规模开展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每年培训2万人,5年共培训10万人,以构建农村教师队伍培训新机制,提高农村教师、校长的整体素质。
培训方式采取新模式:政府招标购买培训,受训者全免费接受培训,严格考核培训情况,根据绩效给予奖励。省教育厅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0所在汉高校,承担培训任务。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校长免费接受培训,免缴培训费、住宿费、资料费、交通费和伙食费。培训结束,由省教育厅检查培训质量和培训经费使用情况,根据绩效对培训院校进行奖励。去年7月至8月,全省共完成1790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和2100名中小学校长培训任务。
2005年,启动“湖北名师优秀教师对口援助农村教育工作计划”。组织湖北名师、优秀教师所在学校,开展对口援助农村学校教育工作,利用城市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农村学校发展。去年,全省由10名湖北名师、一批特级教师和省级骨干教师所在学校的教师组成讲师团,对口支援10个农村县(市),充分发挥了湖北名师、特级教师和省级骨干教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帮助农村县(市)培养了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目前,全省已有120多所湖北名师、优秀教师所在的学校,对口支援102个县(市、区)的农村学校。 (文/图记者张孺海 王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