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高考改革方向何在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6 月 0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教育部一位官员表示,高考改革是一个方向,但目前还无法说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回忆在清华大学2005年自主招生冬令营的两轮考试,以及拿下这些考试为自己赢得高考后报考清华的20分优惠,刘灏天没有太多幸运的感觉,只是认为那两天“很美好”。

这或许与他的自信有关,或许是因为他最终考取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靠的并不是这20分,尽管他知道总会有同学需要加上这个分才能进入清华。

当然,低20分录取决不是高校尝试自主招生的初衷。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说:“分数成了我们大学取舍学生的惟一的标尺。在这个意义上,考试看起来公正,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公正。考分把很多优秀的学生排除在外。”

正是基于避免考试的机械、基于承认人才的多样等共识,虽然恢复高考近30年来,统一考试的形式未曾动摇,但自1999年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以来,针对考试制度的节奏调整却在日益加快。

“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今年又前进了很大一步。一般来说,自主招生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高考成绩,他们的做法则是让平时成绩和面试表现发挥决定作用。不过,我们还不能简单地说这就是进步,因为我们总是要在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加面试表现这两者中寻找平衡,他们的尝试显然更偏向于后者。”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文东茅说。

教育部一位官员表示,高考改革是一个方向,但目前还无法说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统一考试”与“单独招生”

在官员难以对高考改革方向表态的背后,反映出各种声音交锋激烈。事实上,关于“统一考试”和“单独招生”的是非优劣,从高考诞生之日起,争论几乎不曾中断。

支持“统一考试”的意见,多是发自于对公平的渴望。他们会以1958年和10年“文革”为反面教材,痛陈推荐选拔使一部分学生难以获得报名资格,加之弄虚作假、指名选送、授意录取等现象的盛行,造成学生质量下降、高等教育滑坡等对国家的伤害。

肯定“单独招生”的观点,则大多出于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他们会援引吴晗先生对《资治通鉴》倒背如流、语文外语都考了满分,以及钱锺书先生因极高的外语和语文成绩,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的佳话,希望为偏才留有位置。

文东茅认为,“这其实是在程序公平和实质公平中寻找平衡。”他解释说,程序公平也就是形式公平,即考生都要参加统一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确定你是否能上大学,上什么样的大学;实质公平也可称作内容公平,指能够让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都可以到大学读书,比如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记忆力很强的学生、语言能力很强的学生等都可以进高校念书。

“人们正在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公平而不得不牺牲内容上的公平,但我们又不得不去追求这种形式上的公平。”

文东茅补充说,“目前社会比较认可这种形式上的公平,但我们应该试着从更高一些的层次去认识公平的问题。比如,如果全社会都能接受高考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让各种类型的优秀人才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那人们必然会认可多样化的标准。反之,假设大家对公平的认识就是一刀切,那么人们就会怀疑多样化的标准。”

来源: 中新社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