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苏州大学捷报频传:科研项目申报和成果转化屡有新突破、科研人员屡获全国表彰……在许多高端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背后,有着一群被称之为“海归派”的科研精英,他们目光高远、锐意进取、甘于寂寞、勇于创新,成为苏州大学近年来科研创新、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的主力军。
徐世清:天然彩丝织出霓裳羽衣
深绿和淡红的晚礼服在展台上散发着华贵典雅的光泽,小巧精制的嫩黄色吊带衫配上手工编制的短裙显得清新而别致,柔软抗菌的浅黄色睡袍斜斜地披在模特儿身上……2005年11月,当苏州大学研发的天然彩丝成衣最终被商业部评为“新产品成果金奖”,再一次证明了该校天然彩丝研究和开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苏大生命科学院和蚕桑研究所几代专家利用保存和收集的全世界的天然彩色茧基因,选育出多个产量超过白茧平均水平、茧色比较稳定的天然彩色茧家蚕品种,特别是近年来,在课题组负责人徐世清教授的带领下,家蚕天然彩茧研究和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徐世清留学日本时,曾先后在鸟取大学和信州大学从事遗传育种研究,深得名师指点,打下了扎实的科研功底。从2000年开始,徐世清教授受日本和柬埔寨的邀请,前往柬埔寨进行了为期3年的技术指导和合作,将改造的彩色茧品种投入柬埔寨饲养,利用农民缫制的彩色蚕丝,在中国国内开发机械加工产品,2001年开始在日本市场出售。同时进行了研发现代机械彩色蚕茧加工技术,提高茧丝品质。2002年以来,苏州大学育成的新品种已经被柬埔寨农业部应用,中国商务部在2002年也确定为重点应用推广品种。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鑫源茧丝绸集团”也从苏州大学引进彩色茧新品种开始大规模生产。
郎建平:荣获“全国优秀教师”
每天从早晨8时到晚上10时是郎建平教授的工作时间,一年365天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这样的工作状态已经坚持了近5年。
郎建平是苏大留学人员中的杰出代表之一,目前从事含硫金属簇合物的合成及其非线性光学、超分子化学、金属酶中金属活性位置的模拟合成等最前沿领域的研究。
从1995年到2001年的6年时间里,郎建平先后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受到了极好的科研熏陶。名古屋大学化学系的教授除了外出开会之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从早晨8时到晚上10时,包括吃饭也在实验室。美国教授也同样没有休息日,周六日基本都在实验室度过,正是这样的老师培养出了一个“拼命三郎”般的郎建平。
2001年初,郎建平放弃了国外的高薪聘请回到母校任教,成了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的学科带头人。
2003年,郎建平在担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后,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推行教授、博导为本科生上基础课。他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郎教授的带领下,他的硕士博士生同样硕果累累。仅2005年不到半年时间,就有论文8篇入选SCI,其中一篇在国际权威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SCI影响因子为6.20)。
2004年9月,郎建平光荣地获得了“全国优秀教师”的称号。2005年10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则再一次证明了郎建平的科研创新实力。
陈林森:让激光防伪技术闪烁中国光彩
2005年末,一座8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苏州苏大维格数码光学有限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崛起,崭新的流水线上,闪耀着七彩光泽的一张张宽幅镭射防伪包装纸依次下线,一个个国内知名品牌的防伪包装纸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为知名品牌的保护穿上高科技“防弹衣”。与以往传统的防伪技术不同的是,这种被专家们称之为“宽幅智能激光SLM光刻系统”的防伪技术不是在品牌包装外壳的某一个地方打上防伪标志,而是在生产包装纸的过程中同步完成了整个包装外壳防伪,开启烟用定位转移纸先河,连国内烟草第一品牌“中华”也已向该公司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
2006年3月24日,由多位院士和长江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在听取该公司董事长、苏大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陈林森研究员主持的“宽幅智能激光SLM光刻系统的研制与应用”技术总结报告,并对生产流程进行严格考察后,一致认为,这种已被运用于防伪生产的微米级的光刻技术已经属于国际领先水平。
而事实上,这项有着5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6项发明专利受理、具有原始创新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早已在我国2代身份证的视读防伪上成功应用。
陈林森1996年只身前往美国,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系(ECE)访问学习。在这里,陈林森不仅学习了国际光学的前沿知识,还学到了许多新的工作方式和先进的组织管理经验;就在那时,陈林森萌发了回国自主创业、开创苏州高校科技产业化先河的念头。
张学光:新型血型试剂获得新药证书
张学光在法国攻读博士、做博士后以及做访问学者期间,研究的是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基础理论。他的业绩是骄人的,1990年,法国抗肿瘤协会的“东比利牛斯”奖颁奖,张学光和他的导师因为出色的研究成果,共获殊荣。
1990年张学光获得博士学位后,在与法方导师签订了中法友好合作的协议后,张学光携带着不多的行李,和他准备回国继续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有关资料,以及有限的试剂材料,回到了梦牵魂萦的祖国。
回国之后的张学光选择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作为他的研究方向,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杰出人才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63”课题、“973”课题、“国家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研究领域涉及肿瘤免疫、细胞免疫、血液免疫和辐射免疫等方面,尤其是在共刺激分子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和机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2001年10月16日,是张学光难忘的日子,他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合作开发的“RH-D血型试剂”在经过数年研制和临床验证,于2005年1月获新药证书,目前已有企业和该技术团队合作,投资1500万元的厂房选址定在苏州工业园区。
兰青:脑外科微创手术“锁孔王”
兰青今年40岁,苏大附二院脑外科专家、博导,是国内普及脑外科微创手术第一人,被同行称为“锁孔王”。
1996年4月到1999年9月,兰青多次赴日本昭和大学、庆应大学和名古屋保健卫生大学神经外科,学习动脉瘤手术,兰青像当年做小医生时一样,拿出默记手术环节的看家本领,前后观摩了40多台手术,很快就掌握了这门“绝活”。在留日的最初一年中,他将图书馆中所有的神经外科专著阅读了一遍。
回到医院后,兰青的技术很快有了用武之地。有一次,一位患罕见“蛇形动脉瘤”的病人来到苏大附二院求医,病人瘤体大如乒乓球,邻近生命中枢—脑干的背侧及松果体区,手术切除风险极大——根据当时国际检索结果,全世界仅有60余例“蛇形动脉瘤”报告,其中,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有半数在术后留下残疾,甚至死亡。兰青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仅2小时就将直径4cm的“蛇形动脉瘤”夹闭并全部切除。
1999年,德国Mainz大学神经外科Perneczky教授率先提出了神经外科“锁孔”显微手术的新概念。兰青意识到了这一技术的价值和发展前景,2000年2月,他前往Mainz大学神经外科深造。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Perneczky教授高超技艺和他那种异常严谨的工作作风。一台高难度的松果体区肿瘤手术通过微创锁孔技术,在一个多小时就成功完成,科学的进步令他感叹。在德国的半年时间里,他每天6时15分起床,去手术室观摩手术、研读医书资料和听学术报告成了兰青在德国学习期间的“三部曲”。有时八九台手术同时进行,兰青在各个手术间交替观看各手术的关键环节,饭都顾不上吃。
取得真经后,兰青即刻归国,将“锁孔”技术运用到脑肿瘤、血管病、先天畸形、脑外伤等各个病种的手术治疗中,取得了极大成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锁孔”手术在苏州开展4年来,已成功进行手术300余例,为广大的脑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因成绩卓著,兰青被评为2003~2004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5年,他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孙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