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教育厅厅长蔡国英回顾“十五”职教成就
□本报实习记者李茂林
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技兴宁和人才强区域战略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职业教育历来高度重视,并为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近些年来尤其是“十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宁夏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
宁夏教育厅厅长蔡国项对记者说,宁夏自治区成立了大中专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自治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全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关于调整我区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设立了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更加重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各地也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服务为宗者、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促发展的职业教育思路也日益清晰。
据悉,全区现有各类职业院校42所,在校生8.5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65.4%。校均规模由2000年的589人增加到1927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230所,年培训3.52万人次。2000年到2005年,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规模由1.9万人增长到3.2万人,增长了68.4%,增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十五”期间,各级各类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8万多名毕业生,培养了一大批素质比较高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农村实用人才,为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文化和职业技术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
蔡国英介绍,分级管理、以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新机制不断巩固和完善,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有序推进,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教育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公办职业学校内部机制改革迈出较大步伐。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全区民办职业教育机构达到124个。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全面展开。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攀升,全区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从2000年的75%上升到90%以上,部分专业供不应求。
目前,宁夏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初步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步伐加快,占教师总数的36%。以中等职业教育国家级骨干教师、自治区骨干教师、高职学院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骨干教师梯队已经形成,校长、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教师学历达标率由2000年的59.8%提高到73.8%。
随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职教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迁建和改扩建院校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宁夏六盘山民族职业教育中心等一批新建学校建设进展顺利,灵武市职教中心等一批地方职业学校的改扩建工程已经动工。实训基地建设也得到了加强,为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特质保障。
蔡国英说,宁夏职业教育与东中部省市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并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已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福建、浙江等省市的95所职业院校取得了联系,共签订了149个校级合作办学协议,确定联合招生9000余人,涉及67个专业,为促进劳动力转移,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开辟了新领域。与此同时,校际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也取得积极进展。
蔡国英坦言,成绩值得肯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区职业教育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倾向比较突出;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专业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学校学历证书之间的衔接不够;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宁南山区职业教育发展还比较缓慢等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加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