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家“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8日在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成立,近20个充满民族韵味和特色的传统项目在这里进行了集体展示。
由北京市文化局命名,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东城区文委共同承担,东城少年宫和文化馆具体组织实施的“北京市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旨在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保护并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通过展示青少年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教育成果和民族文化积淀,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神奇与魅力。
成立仪式上,首批13家成员单位进行了剪纸、软陶、少儿茶艺、京剧、书法工艺、版画、民乐演奏、传统布艺等项目的现场表演。最吸引观众目光的当属智化寺的“京音乐”和箜篌表演。
智化寺的“京音乐”是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一种从宫廷传播到民间的古老音乐,有专家称它为“北京符号”。 它的特色是集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佛教音乐为一身,至今已经流传了27代,享有“中国古乐活化石”的美誉。北京遂安伯小学和27中学民乐队的学生和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向智化寺的乐工们学习演奏技艺,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初步掌握了这种独特的韵律。启动仪式上,学生们和智化寺的乐工师傅们一道演奏了数首完整作品。
箜篌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箜篌在古代除宫廷乐队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箜篌演奏艺术在唐代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从十四世纪后期,箜篌慢慢消失了,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20世纪80年代箜篌被重新开发,目前世界上能够熟练演奏的不过几十人。北京东城区少年宫的吴茜老师师从崔君芝女士,在2003年第一届国际箜篌节演奏自己创作的乐曲《月》获得了一等奖,现在她已经在学生中开始培养人才,让这门优秀的民族艺术在青少年中传承下去。仪式上箜篌与古琴的合奏把现场的观众仿佛带入了历史的长河。
申请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绒布唐”艺人唐玉婕女士,代表老专家、老艺人表明了对于教育基地成立工作的支持,并展示了她的精美作品,展现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无限魅力。
据了解,这家“教育基地”将依托北京市文联下设的“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和东城区“民族民间艺术家协会”及中国音协民族管弦乐协会等机构中的老专家、音乐家、民间工艺大师,组建“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以北京东城区少年宫的美术、书法、工艺、民乐、京昆等专业教师为工作主体,负责民族民间艺术项目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日常教学,并逐步扩大教学规模;以文化馆民间工艺协会会员为主体,在馆内开展青少年民间工艺教学活动。
北京市东城区教委负责人表示,“教育基地”今后将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利用选修课开展“民族民间工艺大师进课堂”的活动,邀请民族民间工艺专家和老艺人们为学生开展系列讲座和展示,同时指导学生参与制作。在东城少年宫金帆画廊内建立“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展示、活动厅,并作为“教育基地”的主要活动场所。还将充分利用东城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老专家、老艺人的优势,组织他们到中小学和社区文化站开展讲座和展示,以巡展、巡讲、巡演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艺术的魅力。(张净、张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