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西部职业教育难在哪里?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2 年 05 月 0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一方面是传统的就业思维在束缚,另一方面则是职业学校的培训模式仍然与市场需求存在着差距。”教授陈雄章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职业学校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

    

    传统模式:期待变革“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职业学校教育模式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产物,如今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就在于如何与市场紧密联系。”浙江大学的博士杨天宝说。当整个中国大地上掀起“职业学校教育热”的时候,杨天宝的很多同学也走上了这条道路。

    

    当时的职业学校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企业办学,学生回厂就业”成为学生和企业之间与生俱来的依附关系。直到2001年,贵州省的职业学校大概仍然有80%至90%是企业办、行业办、部门办。

    

    “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学校先天不足,对企业产生严重的依附关系。”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张坚进一步解释道, “一旦企业面临着困境,就会首先减少对学校的投入,当企业自身难保的时候,学校的持续发展自然就无从谈起。”

    

    据了解,目前中西部地区的职业学校,大多数都是由普通高中转轨而成。脱胎于计划体制温床的职校,缺乏适应市场的能力,培训方法和教材多年不变,与市场对技能水平的需求脱节,学生缺乏足够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后无法直接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需要。“在现行的体制下,培养市场需求量大的高级工、复合型人才只能停留在计划上。”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徐荣国老师说。

    

    传统思维:期待市场的春风“自己苦了一辈子,说什么也不能让孩子再受苦了!”广西柳州农机配件厂的高级铣工蒲师傅,说什么也不同意自己的孩子前往职业学校读书。作为单位里的技术能手,蒲师傅干的是苦、脏、累、险的工种,拿到的补贴不过是几十元钱。孩子告诉他,如今不少技术学校都与广东等省的企业挂了钩,毕业就能够到那里去打工,凭本事吃饭,而且待遇不低,可蒲师傅就是不愿意。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观念是职业学校遭遇冷落的又一重要原因。这在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当代中国社会表现得最为明显。”教授钱宗范说。

    

    调查表明,在广西,有81%的城市居民不愿意子女选择到职业学校就读,农村居民中愿意子女接受职业教育有43 %,职业学校低廉的收费成为农家子弟愿意前往读书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内地省份热衷于储备“高学历”的时候,沿海地区却传来截然不同的信息:深圳的大学生失业率在逐年上涨,2001年已经达到17%;而中高级技工的失业率基本为零,高级钳工的月薪超过硕士生800元。深圳高级技术学院院长王亮说:“中国高等教育对民族素质提高有重大意义。但是,技术技能教育同样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

    

    “深圳的今天,就是内地的明天。只有当市场的春风真正扑面而来的时候,中西部地区的就业观念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杨天宝说。

    

    新华社 2002年04月02日

来源: 新华社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