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第四章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与城市地位相适应的载体功能、服务功能和综合保障功能。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以建设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为目标,按照“中心集聚、组团拓展、区域协同”的思路,深化“141”空间发展战略,高起点、前瞻性地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加快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建设,实现城市空间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元化、开敞式转变。
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由滨湖新区、老城区和政务文化新区构成中心城区,坚持分类指导,打造丰富多样的城市特质文化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形成高端服务集聚、综合承载能力强的现代化城区。滨湖新区,坚持紧凑型开发,把握好项目布局和建设时序,高标准、快节奏地推进各项建设,着力提升服务业集聚功能,完善配套,逐步形成环境优美的行政办公、金融商务、会展旅游中心。老城区,实施城市更新,加强基础设施和城中村、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深刻发掘、传承城市记忆,建设一批特色街区,打造国内知名的商贸、商务、金融、文化中心。政务文化新区,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区域特色,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打造功能先进的行政商务、文化体育和休闲居住中心。各开发园区按照混合功能的要求,科学布局、集中建设相关配套设施,推进各种业态集聚发展。
打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副中心。统筹推进东部、北部、西部、西南部四大组团建设,按照中等城市规模,加强规划引领,突出产城互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增强配套服务功能,形成近期50万、远期100万人口规模的,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城市副中心。以肥东县店埠镇为核心,涵盖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肥东经济开发区、撮镇镇、桥头集镇等区域,加快形成东部城市副中心;以北部新城为核心,涵盖双墩镇、双凤经济开发区等区域,形成北部城市副中心;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为核心,涵盖蜀山经济开发区、南岗科技园、柏堰科技园、小庙镇等区域,形成西部城市副中心;以肥西县上派镇为核心,涵盖桃花工业园、新港工业园、桃花镇、严店乡等区域,形成西南部城市副中心。
加快小城镇建设。突出特色,编制完善城镇规划。通过政府推动、体制创新、市场运作的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配套水平,增强公共服务功能,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加快发展一批综合型、工业主导型、商贸型、旅游型的特色城镇和经济强镇。选择水湖、三河、长临、下塘等重点镇,按照小城市规模,试点规划建设镇级市。
第二节 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以强化对外辐射、促进组团对接、畅通城市交通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建成合蚌、合福、商合杭客运专线、铁路枢纽南环线和南客站,西合线增建第二线,改扩建合肥西站;规划建设合宁、合六、合巢芜、合淮、合安等城际快速铁路。加快与长三角经济圈城市城际铁路的衔接,推进合肥经济圈城际铁路建设,建成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
航空。建成启用新桥国际机场,增加国际国内航线、航班,鼓励发展通用航空,加强合肥机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提高航空服务能力,推进合肥经济圈内城市异地候机楼建设,培育区域内航空客运市场,形成一体化的航空客运系统。
公路。改造提升连接周边城市的快速公路网,改扩建312国道合六段、206国道合淮及合安段、105省道合巢段,建设环巢湖公路,推进徽州大道南延、繁华大道西延、方兴大道东延、蒙城北路北延项目,建设连接合肥经济圈内城市第二通道。实施合宁、合巢芜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建设长丰至新桥机场的高速公路连接线和淮南至合肥煤炭外运通道等项目。
水运。加快建设合肥港综合码头、派河码头、大兴码头、店埠河码头,推动裕溪和巢湖复线船闸早日建成,提升合裕线航道、派河航道以及店埠河、丰乐河航道通航等级,打造江淮流域内河航运中心。
城区交通。加强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交通联系,加快组团之间快速路建设和城市出入口建设。加强城市道路网建设与衔接,跟进配套设施,着力构筑快速路,继续完善主动脉,健全微循环,优化慢行系统,形成较为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建成城市轨道1号线,启动2号线等轨道线建设。突出公交优先发展,加大公交运力投入,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公交网络体系。完善行人过街系统,加快公路客运和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和便捷换乘。
第三节 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建设多样、安全、清洁、高效能源体系,增强能源保障的可靠性。
电力。建成投产合肥电厂#6机组,建设长丰电厂2×80万千瓦机组项目,加强电源点和电力通道建设;新(扩)建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14座、110千伏变电站46座,完善配电设施,建设智能电网,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燃气。加快“川气东送”利用工程门站建设,新建北门LNG应急气源厂和绕城高压环网输气干线工程,形成“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双主气源和LNG、高压管网储气双备用气源的稳定供气格局。积极推进从淮南向合肥输送煤层气,实施“淮气南送”。到“十二五”末,天然气、液化气供应量分别达到9.2亿立方米和3.6万吨,管道天然气气化率达到90%以上。
石油。在肥新增国家石油管道和石油战略储备布点,建设安庆到合肥石油管道,争取在区域内增建成品油、原油输送支线,提高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供应和储备能力。合理规划建设加油站、加气站。
供热。加大城市集中供热热源和管网建设与改造,扩大城市集中供热覆盖面,实施安能热电、金源热电改扩建等项目,建设东北部工业区、科学城、滨湖新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热源厂。加强对工业用热项目的统筹安排,提高热电厂的热效率。
新兴能源。建立可再生资源的政策支持机制,推进光伏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开发利用。建设合肥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鼓励建设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支持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发电。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资源。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站、加注站等服务设施。
第四节 建设水利保障体系
加强水资源综合规划,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统筹城乡供水,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发展提供水源保障。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提高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等各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保护水平,继续实施淠史杭灌区和驷马山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推进“引泉入城”工程,加快龙河口等新水源地建设,加强长江-淠史杭-巢湖“三水沟通”,确保水源足量、稳定、安全供给;提高供水品质,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扩建六水厂、新建七水厂、筹建八水厂,建设完善供水管网。到“十二五”末,城市供水能力达到240万立方米/天。
提高防洪减灾水平。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县城和中心镇防洪护岸及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逐步建成完善的合肥城市防洪体系,城区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县城、重要防洪城镇防洪标准达50年一遇。实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确保水库安全。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力推进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工程。
第五节 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
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核心,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合肥”。
促进城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提升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完善全市统一的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平台;建成全市综合地理人口信息系统;加快推进规划、房地产、环保、市政、绿化、水务、气象等城市管理信息深度开发和定期共享交换;着力推进防洪应急、交通管理、城市报警与监控、人口管理、税收管理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
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推进“三网融合”工程和互联网区域交换中心建设,建设基于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推动无线宽带网与光纤通信网的有机结合,加快3G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广,推进数字地面电视和多媒体广播网的建设。
保障城市信息安全。加快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完善信息安全长效机制和管理体制,提高信息安全防护、监控与应急处理、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
第六节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坚持依法、科学、从严、有序管理城市,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着力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大力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基本实现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化、职能设置专业化、执法过程标准化。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深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打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大力提高环卫装备水平,全面推行道路机械冲洗、机械清扫保洁;全面推进生活垃圾收运三级管理,实现生活垃圾容器化贮存、机械化收集、压缩化运输。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推动限制包装、废品回收、垃圾分类,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提升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
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智能交通控制中心,逐步建成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加强交通管理法制化建设和市民现代交通意识教育,开展交通管理专项整治,实现城区道路交通有序、平安、畅通。
美化亮化城市容貌。精致设计道路沿线、重要建筑物、城市景点等设施景观照明,加强城市建筑外立面、广告、灯光色彩、格调的规划设计,形成特色鲜明、整体协调的城市建筑风格;实施一批环境整治和绿化工程,提升城市形象。
提升市政设施管理水平。加强市政道路、桥梁、路灯、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管护,加大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力度,科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商场、超市等设施,不断提高市政设施运营水平。适应汽车时代的要求,加快城区停车场建设,提高住宅小区停车位配套比例。
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强预警预测系统建设,建立完善风险隐患数据库,加强监测能力,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综合发布系统,完善应急预案。加大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应急机械设备的投入,强化骨干专业队伍、基层综合救援队伍、应急专家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培训、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提高物资保障能力,逐步建立完善救灾物资的储备、调配网络,提高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