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宁德:着力打造环三都澳经济开发区规划五大临海产业集群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2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6月19日上午,“中国网络媒体海峡西岸电力行”采访团一行来到宁德市参观,采访团在宁德受到宁德市委书记陈荣凯等市领导的亲切接待,陈荣凯书记在会见采访团成员的同时,向采访团重点介绍了宁德市的情况。

宁德发展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

宁德俗称闽东,是2000年撤地设市的一座新兴的滨海港口城市。下辖蕉城、福安、福鼎、霞浦、古田、屏南、周宁、寿宁、柘荣等9个县(市、区)和一个东侨经济开发区,12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人口330万人。其中畲族人口17万人,占全国的1/4、全省的1/2,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现有旅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45.7万人。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极大地提升了福建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凸显了宁德的区位、港口、资源和后发优势,为宁德市进一步拓展作为空间,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宁德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人文优势。宁德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先秦时期为闽越族驻地,秦属闽中郡,汉初属闽越国。三国时设有温麻屯,是吴国的造船基地。晋太康3年(公元282年)设立了县治。元至正二十三年(1286年),由长溪县升为福宁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唐朝著名学者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把蕉城区的霍童山列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一洞天”。在佛教文化中,霍童山又称支提山,是天冠菩萨道场,有“海内第一禅林”和“不到支提不为僧”的赞誉。清光绪年间,宁德市三都港就开埠设立了福建最早的海关之一——福海关,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2、区位优势。宁德是福建的北大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东北翼,地处我国大陆黄金海岸线中段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台湾省三大经济区的中间位置,北接温州,南连福州,西傍南平,东望台湾(与基隆港距离仅126海里),独具“北承南联、西进东出”的区位优势。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的逐步改善,这一优势日益凸显,使宁德成为祖国东南沿海大通道的重要区域,既是连接三大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的“桥头堡”,也是连接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内陆地区的重要出海口,为宁德进一步开放开发提供了广阔的作为空间。

3、海港优势。宁德海岸线、海域面积、滩涂面积均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全市海岸线总长878公里,其中可利用岸线445.8公里,从南到北分布有三都澳、赛岐、三沙、沙埕等著名良港。现已初步规划布局4个港区共16个作业区,规划近中期可建10万吨级以上泊位上百个。特别是天然良港三都澳,主航道水深30米以上,50万吨级巨轮可全天候作业,是建设大型物流港、储备港和国际中转港的理想港址。曾被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赞颂为“三都良港举世无,水深港阔似天湖”,被全国人大蒋正华副委员长评价为“宁德港口甲天下”。随着重化产业向沿海临港转移,为宁德市发挥深水岸线优势,在承接临海重化产业转移中实现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

4、资源优势。宁德是全国最大的大黄鱼人工养殖基地(年产量占全国的70%)、绿茶种植基地(年产量占全国的8%)、银耳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和太子参主产区(年产量占全国60%)。可开发水电装机250万千瓦,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达72种,其中玄武岩储藏量占全国70%;人均拥有水资源量约4800立方米,可供开发的滩涂面积192万亩。旅游资源十分独特,拥有福鼎太姥山、屏南白水洋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以及宁德三都澳、蕉城支提寺、霞浦杨家溪、周宁鲤鱼溪、古田翠屏湖、柘荣东狮山、寿宁杨梅洲等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的福鼎俞山岛,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支提山森林公园。白水洋的所在地屏南县双溪镇和鲤鱼溪的所在地周宁县埔源镇分别被评为“福建省最美的乡村”。今年1月,“闽东北亲水游”线路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CCTV全国完美假期十佳线路”之一。这些独特的山海资源为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创造了条件。

宁德战略定位: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

陈荣凯说,积极呼应福建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找准定位,拓展优势,使宁德全面融入全省发展的大格局并发挥重要作用,是宁德的前途所系,更是宁德市政府的责任所在。基于对宁德比较优势的综合分析,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宁德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布局中要发挥“拓展一线、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骨干作用的新定位、新要求,宁德市确立了新时期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围绕这一战略定位,宁德市政府将按照“北承南联、对接两洲,西进东出、内外拓展,区域统筹、整体推进,和谐平安、服务大局”的发展布局要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海洋兴市、改革开放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使宁德成为对接长三角的前沿区域、对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联接内陆与海外的重要出海口和海西东北翼富有竞争力的新增长极,进一步凸显宁德市在全国、全省区域发展布局中的特色和地位。

——对接长江三角洲的前沿区域。就是要充分发挥宁德北接温州、直上长江三角洲的独特区位优势,积极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产业转移趋势,主动对接长江三角洲,重点加强与浙南地区在产业、基础设施及政策、市场等方面的互动对接,构建南联北接通道和要素吸纳“洼地”,积极承接长三角经济区产业、资金、技术、人才转移,使宁德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桥梁。

——对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就是要充分发挥宁德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创造条件率先实现宁台直接“三通”,争取设立对台直接贸易区、对台出口加工区和对台文化交流基地,深化宁台经贸、农业、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进一步与全省的对台合作体系融为一体,使宁德成为密切两岸三地联系的重要平台。

——联接内陆与海外的重要港口。就是要充分发挥港口岸线优势,按照“大港口、大交通、大腹地、大循环、大发展”的要求,着力加快以三都澳为中心的宁德港口群开发,推进温(州)福(州)铁路、宁(德)衢(州)铁路、宁(德)武(夷山)高速、福(安)泰(顺)高速、京(北京)台(北)高速古田、屏南连接线等交通干道和疏港路网建设,发挥港口与交通主干线的联动效应,逐步形成以港口为起点,以公路、铁路、空港为通道,向南北延伸并向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内陆省份辐射的交通网络,推动港口航运业和物流业加快发展,使宁德港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联接内陆与海外的重要港口。

——海峡西岸东北翼新的增长极。就是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进一步挖掘山海资源潜力,紧紧抓住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引进与布点建设钢铁、石化、煤化、能源、船舶等大型临海工业项目,培育临海重化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水产品、食用菌、茶叶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建设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加快“山海川岛”等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胜地。通过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使宁德成为海西东北翼富有竞争力的新经济增长区域。

宁德发展六大成效

近年来,宁德市上下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把福建省委提出的“四个重在”实践要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十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财政收入均比“九五”末翻了一番。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2%,为1998年以来最高增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6.2%,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财政总收入增长25.8%,首次实现县县财政收支平衡。建市六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610亿元,相当于前50年的总和。今年1—5月,全市经济延续了近年来的良好发展态势,有三项指标增幅居全省各设区市第一,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2%,出口(1-4月)增长46.5%,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增长143.7%。还有三项指标增幅居全省各设区市第二,分别是生产总值增长15.7%,财政总收入增长51.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月末余额增长12.2%。发展的主要成效体现在:

1、产业聚集进一步加快。宁德市政府坚持把加快产业聚集作为推进海西东北翼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按照“承接、对接、嫁接、链接”的思路,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富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强势的产业集群,取得良好成效。一是突出“承接”,借势发展。就是通过充分发挥宁德深水大港优势,紧紧抓住国际重化产业向临港沿海转移的机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承接临海重化产业转移。目前,已建成大唐宁德火电一期120万千瓦投产发电,二期2台120万千瓦项目已上报国家核准。宁德核电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同意列入“十一五”开工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大唐煤化工、煤炭集散中心项目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进入方案设计和预可研阶段。宁德大型钢铁项目、石化项目前期工作也正在深入开展。此外,还有一批大型装备、有色金属、造船企业正在为落户宁德开展前期工作。二是突出“对接”,协作发展。就是通过发挥宁德毗邻“两州”(温州、福州)、对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着力加强与福州及闽东南的经济协作,突出加快与浙南及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的产业对接,形成协作共赢的发展格局。目前,宁德市政府已经与温州市建立了政府、企业、民间的多渠道合作机制,并在经济协作与交流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已顺利承接温州等浙南地区的企业160多家,有将近200亿元的资本从温州投向宁德,投资领域涉及医药、皮革、电机电器、酒店及房地产等行业。同时,宁德市政府与上海也有比较密切的往来,早在1984年,宁德市就与上海市长宁区缔结了友好协作关系。现在,全市有13万人之众闯荡大上海,兴办了钢材、木材、茶叶、石材、服装、饮食、房地产等6000多家企业和53个专业市场,为上海的商业繁荣作出了贡献。去年5月,宁德市政府还在上海举办了宁德投资推介会,共签约项目78项,总投资80.1亿元人民币。三是突出“链接”,延伸发展。就是通过发挥宁德市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不断延伸资源开发的产业链,实现资源的多次转化增值。农业资源方面,主要是结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在生产、加工、销售的链接上下功夫,抓好茶叶、食用菌、水产品的品种改良、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和品牌整合工作,重点突破精深加工项目,支持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并加快推进生物转化,以农产品提取物为原料做大营养品、保健品、药品产业。目前宁德市已与省农科院建立全方位的院市合作关系,重点在提升闽东茶产业发展层次上开展科技与人才合作。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1亿元的30家,亿元以上的4家。农业品牌建设也取得突破,“柘荣太子参”成为全国中药材类首件中国驰名商标,福安坦洋工夫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旅游资源方面,重点是加快旅游要素配套建设,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开发协作。今年初,随着宁德市推出的“闽东北亲水游”荣获“CCTV全国完美假期十佳线路”之一,全市旅游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旅游景点开发和设施建设日益成为客商投资宁德的热点领域。宁德市政府已确立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正在着力推动太姥山和白水洋创建国家4A级景区,并与温州、福州签定旅游协作协议,共同打造福宁温三市旅游带和“三地一线”旅游品牌。去年全市共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今年“五一”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40%。四是突出“嫁接”,提升发展。就是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围绕电机电器、船舶修造、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汽摩配件、建筑建材等六类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管理进行嫁接、改造、提升,突出抓好一批重大技改项目,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名牌产品,推动产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比如,宁德市的电机企业现已与广州电器研究所、上海电器研究所、武汉长江动力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福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在对接引进电机上游产业链项目和以电机为动力的系统产品、成套设备产品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效。目前,电机电器产业已被列入全省重点培育扶持的产业集群,现有730多家整机生产及配套产业,省级知名品牌23个,今年产值可突破100亿元。当前,宁德市政府正在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中国电机电器之都”,力争在近两年培育4-5个国家驰名商标的知名品牌,以此带动全市电机企业的品牌整合,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还有船舶修造产业,通过原有海军4807工厂的人员队伍及技术优势的带动,并加强与省船舶公司的合作,不断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目前,民营船舶修造企业最大单船建造能力达7.5万吨级,最大承修能力达11万吨级。去年实际造船20万载重吨,修船130万载重吨,完成产值30亿元,占全省船舶工业总产值的1/3强。今年产值可突破40亿元。

2、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一方面,以改革创新激发活力。积极探索“海西”发展先行先试政策,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近年来,深入开展了以农村税费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了全市工业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和全市外贸企业改革,全面启动了市属内贸企业改革,进行了城市运作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灵活。特别是经济民营化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非公经济比重已达到85%以上,全市先后组建了13家担保公司,累计为653家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担保融资63.7亿元。另一方面,以扩大开放激发活力。围绕海西开发布局,强化对接功能,先后组团赴欧洲、南非和温州、深圳、上海等地开展多场招商推介活动,加强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展地区的对接合作,连续举办八届宁德投资洽谈会,签约了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全市利用外资的空间和领域不断拓展。在刚刚结束的海峡西岸经济区2007年宁德投洽会上,全市共签约项目189项,总投资210.62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项目35项,合同利用外资4.59亿美元;内资项目154项,总投资174.58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五缘六求”的工作部署,大力加强宁台合作,在利用台资、农业开发和经贸、文化、旅游、劳务等领域的合作上都有新突破。目前,全市已有注册台资企业81家,其中去年新增台资企业11家。宁台直航试点工作取得突破,宁德港城澳、白马作业区正式成为对台湾金马澎直航货运口岸。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经国台办批准设立,已开辟台湾水产品“零关税”进口先行先试区和对台小额交易先行先试区,有8种台湾水产品正式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今年1—5月累计进口民间台湾水产品4.7万吨,价值2360万美元;出口台湾水产品1625.6吨,价值175万美元。同时,正在抓紧规划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和台湾工业园区,恢复开展输台渔工劳务派遣工作,并争取开辟台轮维修点,开展台湾渔船维修业务,进一步拓展宁台合作空间。

3、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注重统筹协调,加快建设以宁德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市)城为骨干、中心集镇为基础,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功能互补、规模协调的城镇体系,推进区域互动发展。一方面,主动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沿海城市群建设,加快实施宁德中心城市“东扩面海、北展南移”战略,增强中心城市的聚集、带动功能。宁德市政府组建了市国投公司、城投公司和土地收储中心,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城市资产运营体制,并加大中心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授信贷款30亿元,确定了实施85个城建项目的建设计划,总投资约40亿元,绝大部分走市场化路子解决,其中政府财政性投入20亿元,主要从盘活土地存量中筹资。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0多亿元,绝大部分项目都在加快推进建设中,城市“四纵四横” 路网框架基本形成,东侨新区已初具规模。到去年底,城区面积已拓展到15.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20.5万人,均比2000年撤地设市时增加了一倍。另一方面,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开展县域经济“增实力、比后劲”活动,全市沿海与山区开始呈现出竞相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格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对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库区和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持续实施“造福工程”和滑坡险情村、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搬迁,推动全市乡村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城乡居民生活逐步改善。“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水泥路硬化1780公里,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02个,改造农村电网的建制村2173个,搬迁安置群众5万多人。

4、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宁德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硬件建设,提高基础设施适应能力,一手抓投资环境整治,努力为加快发展创造更宽松的环境。在硬环境上,突出项目带动,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融入海西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罗宁高速公路、福宁高速公路及福安连接线已相继建成,温福铁路宁德段2009年可通车,霞浦机场民用部分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宁德港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宁武高速公路已完成工可修编,宁衢铁路、京台高速公路古田及屏南连接线、福泰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出省快速通道项目前期工作也取得新的进展。能源多元化战略加快实施,水电、火电、核电、潮汐电、风电、抽水蓄能发电等一大批项目加快推进,已投产电力总装机达300多万千瓦。在软环境上,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和审批手续,依托招商中心和投资服务中心,实行投资项目代理制、限时承诺制、全程跟踪服务制,全力为投资者提供高效、周到、优质的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里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在产业、土地、电价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来投资的政策措施,尽力为企业降低投资成本。同时,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先后组织开展了“创建效能型、服务型、责任型政府,营造优良政务环境”和“行政提速、服务发展”千人评议机关活动和绩效评估工作,制定出台了若干优化投资软环境的措施和办法,严肃查处了一批损害软环境的人和事,推动了机关作风的明显好转和投资软环境的持续改善。在2005-2006年度福建省投资环境评价中,宁德市位列第四,比以往前进了四位。

5、和谐景象进一步呈现。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和谐宁德”构建的各项工作,为改革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突出经济建设中心的同时,重点抓了四项建设:一是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相继建成和在建市文化中心、市体育中心、市疾控中心、闽东医院、宁德市医院、宁德学院和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等一大批文化、教育、卫生、体育重点建设项目。二是“平安宁德”建设。深入开展“进百乡镇、入千村居、到万户”基层普法依法治理活动,顺利通过全省“四五”普法验收,一批涉法涉诉、重点信访和老信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全市现有三个县(市、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区)”,有54个乡镇、11个市直单位进入“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行列。三是民生建设。大力实施城乡就业保障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老区的帮扶力度,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去年,宁德市政府经受了接踵而至的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尤其是“桑美”超强台风,使宁德市遭受重创,灾情之重、损失之大前所未有。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宁德市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反应、超前部署、科学调度、有效防抗,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灾后,宁德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重建家园、推进发展”的要求,全面展开各项恢复重建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恢复了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采取立军令状等超常规措施,攻坚克难,决战决胜,如期全面完成了因灾倒房应建户的重建任务,并于春节前搬进新居,实现了对全社会和灾区人民的郑重承诺。在整个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各网络媒体坚持正面宣传,给予宁德市政府很大的舆论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四是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工作得到加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546吨标准煤,继续保持全省最低水平。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环境整治得到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目标值以下。生态环境保护走在全省前列,全市现有10个省、市级自然保护区,柘荣、霞浦、周宁三个县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县。

6、发展合力进一步增强。坚持以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能力工程”和“堡垒工程”,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巩固和发展了全市上下团结和谐、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干部、以群众公认选干部、凭正确的政绩用干部,鼓励和支持干部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大显身手。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顺利完成市、县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在全市上下形成干事创业、有为有位的浓厚氛围。坚持把作风建设摆上突出重要位置,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学习“爱岗敬业模范”黄令赤先进事迹活动,倡导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促进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坚持市领导带头抓落实,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等制度,树立真抓实干的形象,有效带动了全市上下真抓实干、联系群众良好风尚的形成。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深化农村社会服务联动网建设,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市216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已全部单独组建党组织。深入反思、认真吸取近年来宁德市发生大案要案的深刻教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强化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配合中纪委、省纪委严肃查办少数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以实际行动保障发展、取信于民。现在,宁德的各套班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齐心协力、团结干事;各级干部精神状态良好,发展意识增强,全市上下抓项目、引项目、上项目的氛围进一步浓厚,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合力进一步形成。

借助海西机遇 重点开发环三都澳区域

当前,宁德正处在蓄势而发、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宁德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宁德市政府将充分借助海西的机遇、氛围和合力,发挥宁德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重点在加快环三都澳区域综合开发上下功夫,通过环三都澳区域的综合开发推动港口建设、产业聚集和城市拓展,进而辐射和带动全市山海、城乡联动协调发展,使宁德更好地担当起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为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作出应有贡献。目前,这一战略思路已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得到全市上下的积极拥护和响应。省里已明确将环三都澳区域列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点开发区域,并要求宁德市政府要立足科学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加快培育海西发展新增长区域。

三都澳是世界著名的天然深水大港,也是我国东南沿海与海外通商较早的港湾之一。早在唐朝以前就已开发利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这里设有宁德税务总口,下辖九个口岸。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设立福海关后,即成为福建三大茶叶出口口岸之一,最繁华时有13个国家的24个公司在三都岛设立办事处或代表处。抗日战争前,三都澳曾为大半个中国供应“美孚石油”和其它日用品。解放后一直作为我国重要的军港之一,是我国东南沿海唯一未大规模开发的深水良港,其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水域宽阔,水深良好。三都澳水域面积713平方公里,其中10米以上的深度水域174平方公里(是浙江北仑港的26倍,荷兰鹿特丹港的8倍),深水岸线88公里(是北仑港的5倍),均居世界第一位。二是水道优良,避风条件好。三都澳拥有天然的深水航道,主航道水深30-115米,澳内有6个10米以上水深的理想锚地,河床为泥质,锚着力强,且无碍航暗礁,第五代、第六代国际集装箱轮船和50万吨级巨轮可自由进出,符合世界航运船舶大型化、航道深水化的趋势。同时,澳内口小腹大,澳口宽仅3公里,四周群山环抱,两侧山峰夹峙,构成天然屏障,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风平浪静。三是不冻不淤,地质结构稳定。三都澳港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3.8℃-19.3℃,平均降水量1616-2143毫米,全年无霜期达240-310天,日照充足,气候宜人,从不封冻。同时,三都澳又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溺谷型基岩深水港湾,汇入澳内的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不易淤积。港区内地质结构稳定,百年内最大地震烈度仅为6度,地震部门认定该地区百年内不会发生大的地震,适宜建设大型港口。

环三都澳区域包括宁德市沿海蕉城、福安、霞浦三个县(市、区)和东侨开发区的20个乡镇(街道),总面积2635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92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714平方公里。区域内可开发建设10万吨级以上泊位上百个,可供规划建设用地约135平方公里,具有十分丰富的滩涂、淡水、电力等资源。宁德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三都澳和环三都澳区域的开放、开发、建设。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着手规划建设三都澳港,80年代中期开始申报城澳港作业区对外开放,并着力加大港口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力度。1993年9月,国务院批准宁德三都澳城澳港作业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1997年11月又批准三都澳白马港作业区对外国籍轮船开放;2005年10月,国务院同意三都澳城澳港口岸更名为宁德港口岸,开放范围扩大至宁德港四个港区十六个作业区,给宁德港特别是三都澳的开发建设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宁德市政府积极筹集港口码头建设资金,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相继建设投产了一批大中小泊位,同时口岸查验及服务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

环三都澳区域已进入最佳开发建设时期 规划五大临海产业集群

当前,随着海西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已进入最佳开发建设时期。宁德市政府认为,开发建设三都澳,充分发挥其在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港口交通枢纽作用,不仅有利于带动环三都澳经济圈的繁荣发展,促进宁德全面开放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全国、全省港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更好地服务海西发展大局;同时,对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加快我国和平崛起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宁德中心城市建设环三都澳海湾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向海、临海、跨海”的城市发展战略,宁德市政府对环三都澳区域综合开发的初步设想是:坚持以港口为龙头、以城市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大力推动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互动发展,着力构建环三都澳的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和风景带。具体而言,在港口开发上,就是要致力于把三都澳建成一个产业港、物流港和储备港。主要是:通过积极承接国内外临海重化产业转移,加大力度引进和布点建设一批临海大项目,使之形成一定区域的重要产业港;通过发挥现有沿海高速公路和温福快速铁路以及联接福州和闽东南的通道作用,并打通宁衢铁路,宁武高速、福泰高速等内陆腹地通道,形成北承南联、西进东出之势,使之成为服务内陆腹地的综合性物流港;通过港口枢纽作用的发挥,使之成为石油、煤炭、粮食、天然气、铁矿石等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的储备港。在产业发展上,就是要积极引进和提升钢铁、石化、能源、重型机械、船舶修造、电机电器等产业,在环三都澳区域着力规划和培育形成五大临海产业集群:即以钢铁、火电、核电、精细化工、建材为主的能源、原材料产业集群;以电机电器、船舶修造、汽摩配件为主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以医药制造、海洋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环保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集群;以精细农业、绿色食品、农特产品及水产品精加工和竹木加工为主的农产品产业集群;以现代物流、商贸、物资储备为主的第三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滨海旅游产业,打造环三都澳区域滨海旅游和休闲度假胜地。在城市建设上,就是要加快实施金港、铁基湾等围垦工程,推进宁德中心城区向海拓展,同时加速跨海连接三都岛、溪南、东冲半岛和漳湾、城澳、白马港区的开发建设,逐步形成环三都澳城市组团,努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可以预见,随着全球重化产业向沿海加快转移和世界港口格局向深水化、网络化发展,环三都澳区域也必将以其独特的港口、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海西港口建设和临海重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发展门户网 张晓翀)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海上浮城三都澳的守卫者——三都边防派出所记事
第四届中国网络媒体海峡西岸行启动仪式
中国网络媒体海峡西岸电力行启动仪式
“中国网络媒体海峡西岸电力行”大型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图片新闻: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