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环三都澳经济圈 开发“海上田园” 建设“海上宁德”
这里的山好霸气,硬从东海“抢”下714平方公里的海域;这里的水好多情,偏从咆哮大洋投入大山的怀抱;山因水青,水因山秀,名气不胫而走。一代文豪郭沫若赋诗而誉:“良港三都举世无,港阔水深似天湖”,说的正是美丽的三都澳。
(中国发展门户网 张晓翀摄)
三都澳位于福建宁德东南,祖国大陆海岸线最中间,台湾海峡北口,10米以上等深水面有173平方公里,位居世界之首,口小腹大,不冻不淤,群岛拱卫,半岛环抱,风平浪静,是世界闻名的天然良港,又是绝无仅有的大黄鱼产卵回游场,这里水温、流速、气温、盐度、海底质地等条件得天独厚,最适宜于大黄鱼生长。但由于历史等原因,三都澳这个“黄金天湖”却一直没有得到开发,不为“婵娟美”,反屡“失佳期”,成了沿海地区的经济“断裂带”。
(中国发展门户网 张晓翀摄)
“岂能守着金海岸,甘当贫困汉?”沉默积聚变革,开放唤来春天。近年来,宁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经济发展新战略——以海洋水产业、港口海运业、滨海旅游业为突破口,构筑环三都澳经济圈、海峡西岸繁荣带,开发“海上田园”,建设“海上宁德”。
于是,来自平潭、长乐、福清本省等地以及港澳台、加拿大等海外客商纷纷将目光转向三都,投资海上养殖业、海上旅游业和城澳国家一类口岸建设,他们在三都澳安营扎寨,“宝海”上有了网箱,有了带毛毡房的渔排,有了女人、孩子的嬉闹声,有了渔歌唱晚,有了各种卡拉OK,渐渐形成一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海上村庄。
同时,以海上养殖业为代表的“蓝色产业”在三都澳迅速发展,诺大的渔排上生活着3600多户、8300多人,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海上养殖基地和浮动的“海上人家”。
渔排子弟上学难,难在无处入学
然而,三分之二的养殖户均来自广东、浙江等外省和福建平潭、长乐、福清等外县市,他们兴海致富有了钱,但因户口等原因,孩子上学成了他们的一大心患,许多适龄学生只好呆在渔排面向大海背朝天,出现了“有钱上不了学”的现象!
这些“外籍户”大都挈妇将雏,以渔排为家。于是,在一心创业的同时,烦恼油然而生了。
每年9月,因为学籍、户口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再加上海上养殖区远离陆地,许多人只好把小孩留在老家上学,寄托给亲戚照看;或让小孩辍学,出没在渔排间,安全隐患极大。这,成了众多养殖户的一块心病。来自平潭县大练乡的郭原新,将儿子留在老家上学,托付亲戚照看。去年2月,小孩在玩耍时头部受伤,住院动手术,他连夜赶回老家照看。每回去一趟都要花费数百元,更浪费时间精力。
渔排子弟上学难,难在无处入学!
同时,很多远离陆地的青山、白匏、鸡公山等偏僻海岛上的居民,因为靠讨小海为生,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收入,孩子往往因为没钱而失学、辍学!
“孩子咋办?”人们忧心忡忡。
青山岛上白称塘村的陈孝洋家境困难,去年父亲去世后,已一学期上不了学。上有爷爷奶奶,一家人要糊口都难,本应上初一的他还怎敢幻想念书?幸运的是,他和其他39名渔排、海岛上的小朋友一样美梦成真。是海上希望基金会圆了他们的读书梦。
海上“110”成立全国首个“海上希望基金会”
看到海上流失生越来越多的情况,驻守边关的海上“110”边防官兵们坐不住了,他们深入渔排调查摸底,组织发起了“希望工程向大海”活动,走上渔排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养殖户、“小康户”掀起了“少抽一包烟、献一份爱心,多养一条鱼、送一份关爱”的捐资助学热潮,大家你50元我100元地捐,孟澳村老人会也从有限的收入中挤出了部分资金。
今年3月19日,海上“110”将这一活动引向深入,组织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海上希望基金会”,在农行设立了专门的帐号(675608010054396)。凡适龄失学和辍学的青少年儿童通过本人或家长申请、村委会证实、基金会调查核实研究通过后,基金会均给予资助全额学费、书本费或部分生活费,对在校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发放适当奖学金,并设立捐助对象个人档案,对学习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渔排希望小学让渔排子弟上学不再难
“海上希望基金会”成立后,沿岸各渔村、社会各界、广大群众也积极给予了大力支持。青澳村委会将所属的一口池塘标封,用于扩建校舍;孟澳村民捐资2000多元建学校围墙;城澳村委会腾出了办公室办托儿所,该村群众还自发捐资2万多元;门头村三户群众主动让出村中最平坦的一块400多平方米的自留地;海上渔排党支部19个党员捐款1.95万元,一些养殖大户也慷慨解囊,捐资2万多元。在各界的支持下,三都澳已扩建城澳、孟澳、青澳、七星、虾尾等7所学校:它们共塑起了渔排上的一座希望小学!
有了这座希望小学,一些养殖户纷纷把小孩接到身边来念书;有了基金会的资助,贫家子弟也终于背起了书包,走进了课堂。
在海边的仙竹小学,11岁的林希江面对记者的采访,激动地落下了泪,她说:“我经常趴在教室的窗户边,我多想读书啊!但家里没有钱,现在,我终于上学了,我要好好学习,为了我爱的大海!”
“有了希望!”人们信心十足。(中国发展门户网 张晓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