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中国经济网深圳8月24日讯在迎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深圳又收到一份“大礼包”。日前,国务院原则同意《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1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24日上午,深圳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总体规划》,据介绍,这一规划重新确定了深圳的城市定位,除原有的“经济特区”之外,首次被赋予“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两大重要角色,深圳将在城市面临紧约束的情况下,推进城市空间转型,打造“三轴两带多中心”的新城市结构。
据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主任许重光介绍,《总体规划》从2006年10月开始编制,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完成整个编制工作,经过深圳市政府审查工作,广东省政府通过,最后到国务院,中间历经三年多时间。他表示,这一规划最大的特色是,相较于全国各个城市编制的总体规划,这一规划是真正转型的规划,强调控制和抑制城市膨胀的同时保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深圳新定位: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据介绍,《总体规划》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是关于深圳的城市定性,这是国家给予深圳的城市定位和要求,共有3个内容。一个是一直以来深圳所特有的“经济特区”定位;第二个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在国务院批准的《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里已经提过,这次在《总体规划》中正式被明确下来。十年前深圳的城市性质定位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这次定位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三个是“国际化城市”,许重光表示,这是国家在批准深圳城市定位里对深圳赋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这也反映了深圳重要的特色。
“深圳的城市性质定位,是批复里最为重要的内容,虽然文字不多,但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精心推敲,获得广泛认同的,这一批复内容也与广东省委省政府给深圳提出的要求以及深圳市委市政府对深圳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完全吻合。”许重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