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受挫申请进入美国市场遭遇拒绝
在成功发布首份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之后,大公资信也面临一连串难题。
关建中向记者透露,4月中旬,美国政府已将大公资信进入美国市场的申请列入拒绝程序。
据介绍,美国拒绝大公国际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大公总部设在中国北京,在美国未设有任何机构,未对任何美国公司进行评级,也未有任何美国公民订阅其评级”。二是“(美)证交会至今仍无法确定在当地适用于大公的法律框架内,大公是否能遵守交易法”。
关建中表示自己曾在华尔街打拼多年,大公国际的申请文件是完全依照美国法律完成的,要是不被批准进入美国,大公国际如何能在美国设机构和开展业务?没有业务,又如何判断大公国际是否能遵守美国的交易规章?关建中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是美国在实施评级主权的保护主义,因为评级主权是国际金融的制高点。
他告诉记者,与美国政府积极支持三大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公咨询尚未获得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至于为何没有得到支持,关建中则表示一直不知道应该向哪个主管部门申请援助。
对记者提出的是否可以考虑“以股权换支持”的问题,关建中一口予以否定。他指出,虽然公司股权多元化是必然趋势,但其选择引入新战略投资者的原则是不能影响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考虑引入国有股东,也尚未考虑引入外资入股。
关建中认为,美国三大长期垄断市场的评级机构,被这次金融危机证明是失败的,而其原有的垄断地位也遭受质疑。在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难以充分揭示信用风险的时候,也是进行信用评级体系革命的时机。“如果中国评级公司不抓住这次难得机遇,往后打入国际市场将更加艰难。”
正如一位长期从事债券发行的投行人士说,与国际机构相比,我国评级机构的技术能力并不差,只是缺乏长时间积累的市场认可度,而三大国际机构都已经是百年“老店”。此外,国际机构还有美国强大经济做支撑,而中国经济实力目前尚无法与美国平起平坐。
而上海新世纪评级公司相关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就全球而言,国内评级机构在评级历史、管理经验、数据积累、市场影响和债务工具发行当中的地位等方面,与国际评级机构还存在较大差距。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丁晓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