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变身海外投资“第六大户”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最新发布的《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经济总体上已经到了海外投资大规模增长的阶段,2009年中国FDI(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达到约48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六。
从“招商引资”到“资本输出”,中国的“角色转换”之快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久后的2002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仅有27亿美元,而2008年这一数字增至556亿美元,6年猛增20倍。截至2009年底,“走出去”的中资企业约有1.4万家,遍布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公司的跨国投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主要投资开发资源类领域;一类是民营与股份制公司,投资国别与领域多元化。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成功项目,都是与公司主营业务密切相关的。如,中石油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开发石油资源,并建立了炼油厂;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在英国收购一家公司,弥补了自身研发能力的不足。
中国资本“走出去”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04年中石油收购优尼科失败,去年中铝收购力拓计划流产,最近鞍钢在美投资受阻。
詹晓宁建议,今后,中国政府应充分发挥投资促进机构的作用,出台海外投资激励措施和风险保障措施,尤其要推动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在签署双边投资协定、自贸区协定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时,也应从以往的侧重吸收外资转向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权益的保护。
此外,范春永表示,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对于投资东道国的文化、商业环境和法律制度不了解,经营管理并购对象的复杂程度超过自身控制能力的情况比较常见,人才储备也远远不够,政府和有关协会应加强扶持和引导。
巨量外汇储备促中国资本“走出去”
中国为什么会从资本输入国迅速变身资本输出国呢?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常务副会长范春永表示,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让中国企业积累了大量资本,当投资境外可以获得更低成本和更高利润时,这些资本自然会流向境外。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已经广泛进入跨国生产过程和全球生产网络之中。为保证供应链和市场的稳定,中国企业便产生了向境外投资的战略需求。
此外,巨量的外汇储备也使“走出去”成为“中国资本”的不二选择。“中国目前外汇储备全球第一,而且越来越多。同时,中国是个大经济体,要实现工业化仅靠国内市场做不到,需要通过对外投资与合作,与东道国一起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