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金融危机袭来之际,和国际经济联系紧密的长三角地区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仅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且化危为机,加快了调结构、促转型的步伐
新年伊始,长三角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2009年,苏浙沪三地地区生产总值相加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江苏、浙江、上海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61亿元、22832亿元和14901亿元。
与此相呼应的是,长三角地区一系列体现结构、效益和民生的指标也都出现积极变化,显示出“保增长”和“促转型”的有机统一: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3%,大大高于工业整体3%的增长速度;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9.4%,一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江苏“创新型经济”风生水起,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产业,科技经费投入、专利申请量、获得授权数均居全国第一……
当国际金融危机袭来之际,和国际经济联系紧密的长三角地区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仅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而且化危为机,加快了调结构、促转型的步伐。
国际金融危机是传统发展方式之“危”,科学发展方式之“机”。虽然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退,但长三角地区来自企业、市场的内生动力已被激发出来,以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正在形成,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经济成为共识,推进区域协作、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不断增强。
(一)
转变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已经到了这个阶段
见事早、行动快,这是人们对长三角地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系列举措最深刻的体会。
2009年一季度,浙江经济增速排名还是全国倒数第二,到下半年,已经反弹到两位数增长;上海经济增速在上半年仍处于全国倒数第二的位置,到全年实现8.2%的增长;
而在江苏,处于开放前沿的昆山在重压之下全年进出口总值实现了正增长!
危机之年,“保增长”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国际金融危机给长三角地区带来最大的影响是发展观念的深刻变化。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进一步凸显了上海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转变发展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投入结构的调整,更是经济发展理念、思路和工作方式方法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在指导思想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强调指出。
在采访中,记者对人们观念的变化有着直观的感受:几乎所有的采访对象,对当前“增长”的成绩单往往轻描淡写,津津乐道的多是结构调整、自主创新等事关长远发展的话题。
宁波市市长毛光烈说,转变发展方式首先是转变思想观念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要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的关系、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的关系。2009年前11个月,宁波市授权专利数首次突破万件,达到13298件,在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深圳,“我说其意义不亚于千亿元产业硬件投入。”
观念之变,对于转变发展方式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上海明确提出,不再搞区县GDP排名,取而代之的是一套“淡化GDP等总量规模指标、突出结构效益指标、突出自主创新指标、突出环境节能指标、突出民生社会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
当然,这种观念的变化,不仅仅是国际金融危机“倒逼”所致,长三角地区自身发展所面临的制约,也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性。
以长三角的龙头上海为例,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主要是通过大开放、大合资、土地批租、高强度投入的模式来解决城市建设的历史欠账,2009年投资总额达5273亿元,每平方公里新增投资达到1亿元,增长空间已非常有限。
土地、资源能源、环境容量、劳动力成本高企等制约,已经成为长三角两省一市共同的发展瓶颈。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长三角更能感受到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所在,也因此具备了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的可能性。
2008年初,上海市委、市政府开展了17个重大课题调研,重点研究解决结构转型等事关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江苏省在2004年就率先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大面积抓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浙江则把大力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破解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抗震性弱”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