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负增长有争议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实习生 张嘉佳/北京报道
略显冗长、令人疲惫的哥本哈根会议终于在12月20日结束了。
尽管本应在当地时间12月18日结束的会议延期了2天,但是在经过10多天的密集谈判后,一份名为《哥本哈根协议》的非法律性文本最终由大会宣布达成。
相比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的与发展中国家要求其减排40%的目标相差甚远的现实,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宣布的各自减排目标,给并不乐观的哥本哈根大会带来了“一些积极信号”。
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至45%的目标即将付诸实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线图已初现端倪。但是,前有“十一五”规划万元GDP能耗目标,现在又多出了一个碳排放目标,是否会让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减速?
GDP会后出现负增长?
据悉,哥本哈根会议要求发达国家是强制减排,发展中国家是自愿承诺减排。在此条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迥然不同的做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用“保留”和“积极”两个词来概括。
“按照期望值,发达国家整体碳排放绝对量比1990年基准年要减排40%,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有所保留,并没有承诺出他们最大的潜能。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已经尽力承诺出了最大潜能,中国的态度是积极的。”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要增长就必然会增加碳排放,而现在要抑制碳排放,经济增长难免受到影响。更有人担心,减排会令中国GDP出现负增长。
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发展中心主任、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国家谈判团成员潘家华日前向媒体公开表示,根据测算,目前中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就要增长0.8到1个百分点。即使调整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之后,这一数据也不会低于0.5%。所以,如果在总量上控制,那么中国的GDP可能出现负增长,这是不能承受的。
但是“GDP负增长”观点并没有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碳减排强度下降40%-45%,这一数字的提出,是经过研究测算出来的,总体上不会导致GDP负增长。”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在计算碳排放时,考虑到了GDP的增长,大概是按8%来计算。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机遇就是发展,只有发展了才能发达,而那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碳排放都已经排放完了,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经济增长因素。”
或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中长期规划
中国提出了单位GDP碳减排下降40%-45%的目标,而在此前的“十一五”规划中,单位GDP能耗是节能减排的主要指标。
现在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已经提出了单位GDP碳减排目标,那么,在“十二五”规划中,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碳减排这两个双指标是否有必要共存?
“为了同时应对能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十二五’规划应当同时设定能源强度和碳强度目标。”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目前中国承诺的碳减排40%—45%,其中包括两个约束指标:一是指单位GDP的碳排放,另一个是以2005年的单位GDP碳排放作为衡量减排的参照指标。
“哥本哈根会议结束了,碳减排40%—45%肯定要写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因为这是政府承诺了的。”宋忠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