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产品生产价格首次出现负增长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我省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0.1%。这是自2006年以来,我省农产品生产价格首次出现负增长,主要是受活猪价格大幅回落的影响。令人可喜的是,粮食价格上涨势头较足,尤其是粳稻价格出现近年最好行情。具体分析如下:
一、总水平出现负增长
根据全省19个县(市、区)抽样调查,2008年上半年我省农产品生产价格还在高位运行,累计上涨10.6%。三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迅速降至2.5%,与前两季度相比,分别回落了8.0和8.7个百分点,而四季度同比涨幅仅有0.8%。进入2009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继续回落,一季度出现负增长0.1%。与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同期相比,总水平分别下降4.8、9.4和10.6个百分点。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活猪价格持续下行。去年一季度我省活猪价格涨幅高达60.0%,当季农产品价格总水平上涨10.5%,其中约5.8个百分点是由活猪价格上涨所带动。但是今年一季度活猪价格大幅下挫,由高幅上涨转至同比下降18.0%,从支撑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高位运行的第一动力,成为导致畜产品以及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出现同比回落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豆类价格急速下跌。去年一季度我省大豆价格高涨58.4%,涨幅仅次于活猪。二、三季度大豆价格涨幅虽然有所回落,但是仍在30.0%以上,进入四季度大豆价格急速下跌,出现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大豆价格同比下降12.9%,另外,绿豆价格下降28.3%,给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带来较大下行压力。
三是油料作物价格下降明显。今年一季度我省多种油料作物价格出现同比走低,如花生价格同比下降35.2%,与去年同期上涨20.2%的高位走势相反。芝麻和向日葵价格也呈现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2.6%和0.6%。
二、主要农产品生产价格运行特点
粳稻、玉米价格强势上扬
我省粳稻价格强势上扬,平均价格为1.96元/公斤,同比上涨8.6%,其绝对价格和上涨幅度,均为2006年以来最高。我省主要粮食品种黄玉米的平均价格为1.11元/公斤,同比上涨3.1%。虽然涨幅较弱,但是从近三年来的一季度价格来看,仍为最高。
粳稻、玉米价格出现明显上涨,主要是受政策层面的影响。为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食价格,增强对市场调控能力,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如对东北粮食进行临时收储,实施最低收购价。粳稻方面,继续对具备条件的粮食企业到东北三省,按不低于最低收购价采购新粳稻(大米)给予运费补贴。另外,2009年1月24日再次宣布提高200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玉米方面,为了帮助农民卖粮备春耕,2009年2月21日国家向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下达了第五批玉米收购指标,计划收购1000万吨临时存储玉米。自去年10月末,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国家先后五次下达玉米收购指标。国家托市政策不断出台,有力地提升了相关粮食产品价格。
蔬菜价格明显上涨
我省蔬菜价格同比上涨10.0%,其中叶菜类、茄果菜类以及其他蔬菜价格上涨明显,同比涨幅分别为17.0%、9.6%和15.5%。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塑料大棚、人工费等生产成本有所增加,二是人们对于山野菜等蘸酱菜的需求量明显增多。
活猪价格大幅下挫
活猪价格大幅下挫,本季度指数仅为82.0%,为2006年以来最低。在抽查范围内,共有70个农户出售活猪,其中65户售价低于去年同期。活猪价格下降主要是由于供需关系所致,从供应方面来看,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增加,养猪户急于出售手中大量已该出栏的活猪,导致出栏量过于集中;而从需求角度来看,春节过后逐渐进入猪肉消费淡季,需求量有所减弱。农民压栏饲养面临较大风险,甚至赔钱,只好低价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