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能源、汽车产业的四宗大型并购已成业内关注的焦点。一个想收购海外优质资产,却被无情拒绝,另一个可能拿来不良资产,最宽容的评价是“财务亏,战略赢”。最为敏感之处还在于,这些大宗并购涉及到能源资源,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国家战略。
事件一
解约中铝 “两拓”结盟
上周末,力拓、必和必拓、中铝3家公司同时发布公告。力拓集团董事会已撤销对2009年2月12日宣布的双方战略合作交易,并将依据双方签署的合作与执行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的“分手费”。
此外,力拓集团将通过配股筹集约152亿美元资金——按每40股配发21股的比例配售,力拓股份公司的配股价为每股14英镑,筹集资金约合118亿美元;力拓有限公司的配股价为每股28.29澳元,筹集资金约合34亿美元。
[点评]谈判拖沓、国企身份有误解
这项拖了4个月的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要分析中铝与力拓的交易何以失败,首先就要考虑二者最初签署协议的目的。对力拓而言,答应中铝注资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解决自身面临的近40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问题,其中包括今年10月份到期、需要现金支付的89亿美元债务。
而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在4个月的时间内能发生太多的事情:在签约当时,可转换债券对股票有很高的溢价,可是,在交易公布后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国际主要金属产品的价格均有所反弹,矿业市场出现回暖趋势。当前力拓英国公司每股价格在30英镑左右(约合48美元),已超过协议中可转换债券A部分的价格。力拓股价大幅走高,导致交易条款对力拓来说显得不太划算。
尽管目前是走出去的好时机,但欧美国家对中国收购的警惕也在不断加深。 “中国在海外并购方面明显缺乏经验。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认为,包括联想、TCL、海尔、中海油等在内的中国企业巨头都没有特别好的成功案例。联想收购IMB一直被国人看好,但实际情况很糟糕,目前已经亏损了几亿美元。
事件二
中石油收购金额谨慎
日前,国内石油业老大中国石油也宣布,将以总价约为14.7亿元新元 (约合人民币69.4亿元)收购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私营能源股份公司。中石油在公告中称,其收购的目的是“拟将其建立为执行国际战略的平台”。公告称,此次交易的现金对价为每股6.25新元,比新加坡石油公司5月22日的收市价5.04新元溢价约24.0%。
中石油的此番并购金额显得非常谨慎。根据新加坡法律,一旦收购方收购了上市公司30%以上的股权,那么收购方就必须向剩余股份发出收购要约。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该收购获得交易双方监管部门的通过,则中石油必将对新加坡石油公司54.49%的剩余股权发出收购要约。
[点评]财务亏、战略能否赢
中信建投石化行业分析师赵献兵表示,中石油此举更是从战略投资角度考虑,不过以财务投资角度来看,中石油高溢价确有买高嫌疑。新加坡石油公司2008年财报显示,公司上一年度净收入出现大幅亏损,公司净收入和每股收益都已经被腰斩。在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大背景下,单纯从财务投资来看中石油这笔投资的确有买高之嫌。
不过相关分析师表示中石油此举更具战略意图。赵献兵表示,战略投资才是中石油考虑的重要原因,新加坡炼油公司的日产能为28.5万桶,有可能将该炼厂生产的油品运往资源紧缺的中国南方地区,加大在南方地区的成品油市场占有率,这与中石油布局南方市场的政策遥相呼应。
东北证券认为,中石油此举还有问鼎石油期货定价权之意,因为新加坡的原油期货交易所具有世界影响力,中石油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可以缓解始终不能参与石油定价的尴尬处境。
事件三
中石化欲购油气公司
最新消息,中国石化正准备以最高80亿美元的价格竞购加拿大油气公司。该消息称,包括中石油与中海油也将有意参与Addax公司交易,但其间会由政府协调选择一家出面。估计大约在月底时,中石油和中海油还计划以40亿美元竞购业务重点为非洲的独立油气公司Kos-mosEnergyLLC的主要资产。
Addax公司是加拿大一家石油公司,在多伦多和伦敦两地上市,其资产主要在伊拉克和尼日利亚等国,并拥有伊拉克库尔德地区的勘探许可权。Addax公司2009年预算总资本支出为16亿美元,预算开发资本支出12.51亿美元,其中68%将投向尼日利亚,27%投向加蓬,5%投向伊拉克。
[点评]参股获取资源难度不小
近年来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已涉足多起海外收购业务。 2008年,中国石油企业完成5起海外油气资产交易,涉及金额48亿美元。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我国石油企业已运作了多起大型公司并购。
从业务实力来看,近年来三大石油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初步形成了海外油气投资、国际工程技术服务和国际贸易一体化发展格局。截至2008年底,三大石油企业海外业务已经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拥有海外油气项目100多个。自去年底以来,中石油与中石化的重大海外收购项目共4起,涉及金额已逾160亿美元,若此次中石化收购成功,则将增加至240亿美元。
但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西方石油公司在中东地区的巨大优势,中国公司要想挤进科威特、沙特等国难度很大。因此采取参股控股海外的石油公司,是中国油企获取中东油源的一个可行的方式。( 崔烨 王毅鹏 李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