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实录 -今年拟发射卫星15至16颗 神八将为欧洲空间局搭载生物实验样品 -杨澜等4位政协委员谈上海世博会/要点 -财政部解释08年预算执行数数据为何差异较大 “统计口径不同” -杨澜等4位政协委员谈上海世博会/实录 -妇女权益保障问题呈现新特点 女代表关注四方面 设立中华母亲节 -将在南极开展"开普勒"同类观测 文昌航天发射场力争2013年使用 -京地铁暂无涨价计划 4号线未定价 机场线13号线列车遭石块袭击 -央行副行长苏宁称商行不会流出假钞 国家开发银行暂无上市计划 -四川灾后重建两年完成 优先重建学校/要点
首页>>宏观经济
代表委员热议"中国信心":调结构,应对挑战增后劲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3 月 0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李逸平代表(上海浦东新区区长):避免东部地区曾经走过的弯路在中西部重现

-张景安委员(科技日报社社长):自主创新支撑结构调整

-何仁春代表(湖南有色集团董事长):现在正是结构调整的好机会

如果把经济的发展比作F1赛车的话,那么,现在的中国正处于最困难的“弯道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浦东新区区长李逸平这样评价:“要让奔跑的赛车能够不断超越,就必须掌握过弯道的技巧,而调结构就是这样的技巧,如果掌握得好,就能使处于困难中的中国经济有新的超越。”

经济困难正是结构调整的好时机

科技日报社社长张景安委员谈到,调结构不仅是金融危机来了要调,在生产发展过程中,过一段时间也要调整。这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人们对调整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湖南有色集团董事长何仁春代表说,现在正是结构调整的好机会。

“这是一个契机,虽然速度放缓了,但让我们有机会、有时间可以更深入地思考,怎么走好下一步。”李逸平说,产业调整的核心,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将以资源、投资拉动经济的模式,转变为靠内涵发展、靠效益发展;变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取向,转向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取向。这种调整越早进入,便越能取得先机。

作为改革开放的龙头,浦东已体会到了结构调整的甜头。上世纪90年代,处于经济低谷的上海,依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对第二产业进行大规模调整,一大批企业关停并转,100万工人因此下岗。因为这一次大调整,上海的二次产业上了一个新层次,第二产业开始向先进制造业过渡。正是这一次调整转型,在此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中,上海,没有出现大规模产能放空,以及停产待工的现象。这就是调整的效果。

这样的道理对于企业也同样适用。“比如有色金属产业,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项目,就可以趁势淘汰,或者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何仁春分析,调结构看上去很难,但只要做了,就一定能有新的收获。

在调整中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实现战略调整的效益最大化,重要的目标是提升现有的产业水平。

张景安以为,中国的东中西部情况各不相同,企业的水平状况也各不相同,但是,产业的战略调整,无非是把低端调到高端,把低附加值调到高附加值,最终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效益。这应该是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

“支撑这种调整的是什么?只有自主创新。”张景安介绍,CD机在中国一度流行,可是,没等成为名牌,很快就被替代了。所以,没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这种优势是很难保持的,再大的内需市场也可能被他人取代。

创新事关企业“生死”。回顾世界以及中国产业的发展进程,张景安说,创新往往都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冒出来的。张景安认为,在这种困难的时候,企业宁愿放慢速度,争取更多的自主创新优势,以获得后发优势。

张景安分析,伴随着多年对科研的不断投入,中国现在已具备了一定的科研实力,我国每年拥有20000余项比较重大的科技成果和5000多项专利,仅高校每年就有1万项成果,但最终转化为工业产品的成果不足5%,而发达国家转化率高达45%。这虽然是中国的不足,但也正是中国的潜在机会。中国的企业只要巧用这些实力,勇于参与世界竞争,在竞争中调整,就能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当然,需要这种调整的不只是大企业,也包括中小企业。”何仁春说,当年,在苏南地区,仅仅靠到上海等地聘请业余工程师,便成就了一大批乡镇企业,今天,依靠创新的技术,中小企业也完全能上一个新的台阶。何仁春补充道:“只要把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区域联动加速调整转型

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仅靠一个地方、一群企业不够,需要不同区域差异化分工合作,联手推动。何仁春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除了产业结构调整以外,产业在区域方面的布局以及区域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目前来讲,产业的区域布局是自然形成的,比如广东沿海地区以出口加工为主,东北地区可能是以重工业、装备工业为主,这个情况已是过去式。但是,随着东部沿海的产业升级,一些产业向西部转移也成为必然趋势。这本身也是战略调整的一次机会。“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来配置它的产业,实现区域之间的差异化协作,显得更加迫切与重要。”何仁春说。

李逸平谈到,有序的产业转移规划,可以防止一窝蜂,避免产生新的产业同构化结构调整的力量相抵。“当然,这种转移,不能靠行政命令,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双赢,甚至是多赢。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把东部落后的、低效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过去,以避免东部地区曾经走过的弯路在中西部重现。”

李逸平以浦东为例分析:产业的辐射其实是双向的,并不一定只有东部辐射中西部。现在看来,浦东又到了一个产业转型的时候,要由二产三产轮动向三产为主转变,二产需要向中西部辐射,但事实上,早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初,浦东的起步正是由全国许多省区市进入浦东共同建设起来的。如果浦东和上海转向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全国各省区市的服务经济同样可以向上海辐射,所以,只有差异化,大家才有更大的机会。(记者 谢卫群 王伟健)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BBC:神七增强中国信心 中美太空竞赛想法太离谱
图片新闻:
华东首家民营机场开放 直升机“大网”同步编织 打"飞的"3万/h
89岁老奶奶赠总理鞋垫 寓意清清白白能经风雨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