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光无限的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走向了破产的边缘,三大巨头在中国均有大量的业务,它们在中国的走势尤为令人关注。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三大”在北美总部运行困难,有可能削减在华投资,但也有分析指出,由于中国业务在“三大”全球市场中(尤其是盈利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业务甚至不会削弱,反而有可能加强,但“三大”的困难局面可能会使得中国人动摇购买其产品的信心。
通用:继续加大在华业务
在美国“三大”中,规模庞大的通用汽车需要的现金流最多,所面临的破产的可能性也最大。但在中国业务中,通用在“三大”中反而处于领先的位置,而且在此时加大了在华投资的业务。通用在华的主要业务为两大合资公司——上海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两者分别在乘用车和微车行业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在全球一片惨淡中,中国市场成为通用汽车的救命稻草。
12月17日,产能15万辆、占地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3.6万平方米,项目投资总额为26.7亿元人民币的上海通用北盛新工厂正式建成投产,使得北盛工厂成为沈阳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并使上海通用的总产能提升至76万辆,这让上海通用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乘用车厂家之一。
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甘文维(Kevin Wale)表示,中国的汽车消费需求还在持续增长,中国政府日前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对于中国市场甚至全球经济来说都是非常积极有利的信号。设立该厂是通用汽车目前拓展中国业务的措施之一。他还表示,通用在中国的业务是独立运行的,在中国市场有盈利。
尽管今年上海通用的销量有所下滑,但其导入的新君威、雪佛兰科鲁兹等全球同步车型,使得上海通用的产品竞争力大为提升,外界又认为,上海通用明年将成为乘用车销量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与上海通用相比,上汽通用五菱的状况似乎还更好一些。五菱今年估计能完成65万辆的销量,几乎占据了整个微车的半壁江山。10月底,该公司位于柳州的西部工厂二期工程已经竣工投产,使柳州和青岛两地工厂的总产能达到90万辆,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单一汽车厂家。近期,搭载1.2L自产发动机的新乐驰正式上市,五菱甚至规划了向更高端轿车的产品发展。正是因为五菱的蒸蒸日上,通用预备增持五菱股份,并将五菱的低成本生产经验推广到全球。
克莱斯勒:停滞不前
克莱斯勒是“三大”中最危险的企业,其在华的业务称得上是“起了个大早,但赶了个晚集”,至今仍然停滞不前。北京吉普是国内成立最早的一批合资企业,但至今没在中国市场留下多大印象。其在中国的业务是国内最早的合作伙伴——北汽,目前只剩下了“技术许可生产”。克莱斯勒品牌虽然仍有铂锐和300C在北京生产,但因销量惨淡,现在已改为订单式生产。而在东南汽车生产的大捷龙和道奇凯领,市场影响力非常低。
面对停滞不前的中国业务,克莱斯勒也很着急,与奇瑞和长城汽车商谈代工合作事宜。但12月9日,克莱斯勒发布公告称:公司终止了2007年7月与奇瑞汽车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终止的原因在于,两家公司在签署战略协议之后,都经历了重大的内部变革及发展,业务方向和业务重点与一年前相比也有所不同。但外界认为,克莱斯勒本身所面临的资金困境是双方谈判合作失败的主因。而克莱斯勒与长城的合作也没取得什么进展。
福特:进展不大
由于去年向印度塔塔集团出售了路虎和捷豹两大品牌以及较早进行了改组重组,福特是“三大”中现金流最丰厚的厂家,并声称不用政府支持也可以渡过目前的难关,可在中国市场福特似乎又失去方向。
福特汽车在华业务的主要为长安福特和持有30%股份的江铃汽车。依靠明星车型福克斯的抢眼表现,长安福特在去年一度成为大赢家,这也使得福特对中国信心大增。但今年前11个月,长安福特的销量同比去年下降,新款的福克斯逐月走低,蒙迪欧·致胜、S-MAX在市场正日趋边缘,福特似乎没有什么招数将长安福特带出困境,不知明年的小型车新嘉年华能否起到“救世”作用。
相比之下,江铃汽车的状况还好一些,尽管商用车在下半年的销量不断下降,江铃汽车同比去年销量甚至还有所增长,在轻型商用车中保持着良好的盈利水平。12月13日,江铃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总投资7.25亿元(包含前次已经批准的1.18亿元人民币投资)建设N800项目。N800是一款江铃汽车拟自主开发的轻型商用车产品,该项目的目标生产计划为8万辆/年,可见其对中国商用车市场仍然保持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