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国债发行、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开支、拉动内需,与1998年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相似的这套政策正试图改变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长放缓的中国经济,力保GDP 8%的增长将是明年的头等大事。
有消息称,将于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释放更多的刺激经济信号,包括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下,明年将发行不少于20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同时将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也曾预计,中国明年可能发行2000亿-3000亿元建设国债。
香港《文汇报》援引专家的分析指出,明年不少于2000亿元的国债以及今年中央财政的结余,预计将投资于8大方面,其中新农村建设与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重点。具体支持的工程预计包括国家粮食安全工程、农村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工程、重大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此外,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促进协调发展等项目工程建设也将列入研究投入范围之列。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侯超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明年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还要看经济形势的变化,包括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程度、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的深度,以及财政收入增长的状况等。但他同时认为,如果仅为保持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就必须依赖于持续的投入,2000亿元规模可能不够。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实施了长达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中央财政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
在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实际上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需要扩大赤字,发行国债。可以肯定地说,这会影响到2009年乃至2010年的预算,但这个规模完全在掌控范围之内。
另据中信证券的一份报告预计,2009年新增国债规模将至少在5000亿至6000亿元,同时该年度到期国债规模为7900亿元,两者汇总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至少在1.3万亿元以上。
对于新发国债的使用,侯超惠指出,应该是紧密围绕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大举措决定的主要支持方向,如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电网改造、生态环境的建设等。
“国债的经济建设性投资一直是主要的政策手段,国债投资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改善各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国债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能够有效地扩大投资需求,使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都得到一定增加,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增进和改善整体社会福利。但国债规模过大也会加重还息负担,增加财政风险。”侯超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