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风光
用不了多久,成都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吴忠耘将添新职——兼任成都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
9月2日,吴忠耘向本报记者表示,“成立成都投资控股集团的想法酝酿有三年之久,拟定注册资本金约30亿元,主要从事保险、信托、担保等各类金融投资。”
“我们不是再搞个类似以往的大国企,而是一个政府主导、市场为主,专门投资金融的平台公司。”吴忠耘称当下要做的一些具体事情,已经摆上了成都投资控股集团的台面——比如参股成都农信社改造,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支持成都商业银行跨地区经营和上市融资;吸引各种基金、风投进入成都等。
截至目前,经国家批准试点的产业投资基金已达10只,总计募资规模1400多亿元。吴忠耘向记者透露,5·12地震后,成都特别提出了设立“西部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已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正在全力推进”。
从“西南”到“西部”
吴忠耘在成都市体改办工作了十多年,可谓是一个彻底的“国企消灭论”者。
“转回来,我现在又来搞国企,有点讽刺,但事实上也是经验教训所得。”在成都投资控股集团这个城市金融核心运营平台上,通过政府引导,吴忠耘们希望国际金融资本、国内私募基金等可以畅通运行,“不扩宽直接融资渠道,也就无法解决西部产业发展问题。另外,成立成都投资控股集团,也是为了更好地推动‘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
“西部金融中心”,这是成都市的一个最新战略目标。
8月25日,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到2012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1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意见》同时明确成立市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工作委员会。
记者注意到,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是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副主任是常务副市长、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孙平。成员包括成都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局、市国资委等各部门一把手,“办公室设在市政府金融办”,吴忠耘兼任市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成都最早提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是在刘奇葆去年年末入川上任四川省委书记后。
“刘书记强调要将四川打造成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关键在构建三个中心——西部物流中心、西部商贸中心、西部金融中心。”作为省会城市的成都,1993年以来一直按照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纲要》中“三中心两枢纽”的城市定位对外宣称为“西南金融中心”。现在回过头看,吴忠耘认为“西南”之词行政色彩太浓,而且与“西南”相比,“西部”一词可以让一个地区的凝聚力彰显无遗。
成都金融业十多年的持续发展,也让成都市决策者认为构建“西部金融中心”时机成熟。
截至去年末,成都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是1994年的19倍和14倍;证券交易额是1994年的40倍;保费收入是1994年的28倍。与此同时,成都市的银行机构数、保费收入和保险公司机构数均已经名列中西部第一。
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加快推进金融中心建设专题会”上,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更是表示,加快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是实现“新三最”目标“关键之举”。
“新三最”是去年初成都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
四川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刘渝阳认为,此情此景之下,如果还坚称成都是“西南金融中心”,已是“非常不合时宜”。不过,他同时指出,“金融机构的数量增加,并不意味着绝对的投放增加。与中西部其他城市相比,一些数据此消彼长,成都目前优势并不十分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