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商务部公布外企、港澳台企捐款(附表) 三亚红十字副会长受处分 -抗震救灾指挥部:3年重建都江堰 青川将向陕西浙江转移1万灾民 -灾区50枚放射源有安全隐患 15枚尚未收贮 被偷放射源已经找回 -提高种粮积极性 中央免除农民债务26.23亿 中国粮价如何被稳定 -"涨停敢死队"率游资大发国难财 狂炒川渝板块 股民:感到很内疚 -刘明康:符合灾区有效需求 贷款规模可放宽 个人破产制度重提 -发改委:灾区禁止出台提价措施 地震所致损失估计可能达5000亿 -四川纪委:灾区帐篷确有流出 罗江武装部人员侵占救灾物资被拘留 -灾后重建规划总体方案有望三个月内出炉 -深交所:拟提高创业板交易门槛 QFII撤退是谎言 6月看高四千点
政策VS市场优势 京沪金融中心之争谁更胜一筹?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5 月 2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金融中心的建立,政府支持虽然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更要靠市场的培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法律法规的完善来实现

5月6日,北京市《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对外公布。《意见》首次明确,要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此后3天,上海“陆家嘴论坛”开幕。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等“一行三会”金融高官齐聚上海,探讨“世界格局中的中国金融”。

北京提出建设金融中心之前,上海早于1992年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此外,天津等城市此前也曾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想法。但在这些城市中,北京与上海的关系尤显微妙。

“北京是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而非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要与哪个城市进行PK,也不是要打击和削弱其他城市。”北京市北京市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金融办”)副主任郭浩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强调。

政府推动

一组数据说明这场较量早就暗流涌动。

2007年,北京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26.3亿元,占全市GDP的12.5%,2007年金融业对北京经济的贡献率为10.1%,为全国之首。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向北京的聚集态势也在加强。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中银保险决定将总部迁回北京,中信证券也已迁到北京。近年来,一些金融机构总部“回流”北京的现象已经非常多。截至2007年底,在京注册的法人金融机构已达到430家。

“《意见》明确北京的定位后,这种现象将加速。北京市的发展绕不过金融业。”郭浩的理解是,对于北京这样的一个人口密集、资源短缺的城市,发展重工业、制造业是不可想象的。而金融业能耗不足0.1,恰恰是自然资源投入少,产生效益高的产业,将金融业定为北京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北京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超过70%”的目标相契合。

北京发展金融业并非始自今日。

北京金融街始建于1993年,至2001年,金融街主区南段的C区和G区已基本建成。

2003年,有多年金融工作经验的王岐山担任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任期间,曾积极推动北京产权交易所提前挂牌事宜。

2003年,北京市政府交给北京特华财经研究所一项课题任务,这份《首都金融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了北京市应当确立“金融立市”的指导思想,确立“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目标。

之后,北京金融业发展风起云涌。2005年,华夏证券和北京证券重组、北京银行和华夏银行引进外资、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华夏基金和北京市国投的市属国有股权实现战略性退出。

2005年2月,北京市发改委等四部门就曾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与5月6日发布的《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名称只差一字,只不过今次是以北京市政府的名义,上次是以几个部门的名义。

2005年版《意见》最重要的内容,是对在京的金融企业和个人给予优惠。比如,对2005年2月1日后在京新设立或新迁入的金融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对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补助1000万元。

2006年1月,北京市对外发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细则》,《实施细则》详细规定了落户北京的金融机构及相关人员可以获得税收减免、资金补助、购租房补贴、进京户口、子女入学等多项优惠。

2007年5月,北京市成立金融办公室,该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大力优化首都金融业发展的环境,促进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2008年4月6日,北京市以市长办公会的形式通过《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五一以后才正式对外发布。

与上海优劣互现

与市场成熟的上海相比,北京既有优势,又有劣势。

众所周知,北京是中国的金融决策平台和信息中心,涉及全国的货币金融政策均在此制定和发布。政治决策优势是北京的第一优势。

除此之外,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有四大银行总部均在北京;全国90%的信贷资金、65%的保费资金以及绝大多数金融机构的总部和研发中心都聚集于北京,也正是因此,北京金融资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全国第一。

在此次《意见》提出之后,北京市金融业发展也全面提速。据郭浩介绍,金融街作为北京标志性的金融产业功能区,其扩区工作已全面启动。作为三环内最后一片未集中开发的地区,丽泽商务中心的建设也已进入准备阶段,这片地区将成为金融街功能品牌的延伸区域。

然而,与上海相较,北京有其劣势。上海的优势正是北京的劣势。

“目前上海金融业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已经形成了以资本、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黄金、产权交易、再保险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整个交易规模也日益在扩大。”刘明康在5月9日上海陆家嘴论坛上如此坦陈上海的优势。

对北京市来说,缺乏成熟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一直是北京的软肋。为此北京市可谓煞费苦心。

2008年1月,北京石油交易所正式挂牌。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北京市准备在北京建成的市场还有:把北京产权交易所建成全国性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全国棉花电子交易市场在北京建成、在中关村科技银行和在代办股份转让试点基础上,建立场外交易市场,并探索期货等衍生性金融市场。

“北京上海在建立金融中心上各有优势,因此在发展上应各有侧重,尤其是后来者北京应该由选择地进行,避免盲目和重复建设。”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副教授何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

在他看来,北京应该依靠政策优势,多开展那些与政府打交道而拿到的交易的业务,而未来像对冲基金、风险投资、投行业务等这些不需要柜台等交易实体的业务,应该是北京发展的重点。

建设尚需时日

北京以政策力度与上海争霸之时,上海的金融市场建设却已基本完成。

“上海的相对完整的交易市场已经形成,比较优势已经凸现,想要取而代之绝非易事。双方在政策与市场两方面各占绝对优势。”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私人股权基金研究所教授郦金梁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表示。郦金梁认为,金融中心的建设,更多是金融机构、金融家和相关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

“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的建立,政府的支持虽然能起到一定作用,更主要是靠市场的培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法律法规的完善来实现。”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曾刚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曾刚认为,市场资源是相对有限的,流到这里就不能流到那里。但竞争的格局应该是件好事,若加以合理引导和规范,长远看必将促进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建立几个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中心,应该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从未来的方向看,上海有望成为中国的‘纽约’,北京应该根据现有条件争取成为中国的‘芝加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副教授何平如此期待。

但事实上,纽约、伦敦等全球知名的金融中心几乎都是经过百年以上的市场培育自发形成的。“而由于国家对于外汇、利率的管制,人民币还不能通存通兑,政府即使提出这样的目标,离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距离还很遥远。”何平认为。(孙春艳)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相关文章:
北京金融中心定位 引爆楼市新一波商机
京津沪金融城之变局 未来或现多个金融中心并存
朱玉辰:金融中心需要金融文化
央行:金融中心不是说句话就建成 北京高调定位"金融中心"背后
北京高调定位"金融中心"背后:金融已成第一支柱
央行发言人回应各地建金融中心:不是说句话就建成
中国走向多金融中心并存格局 京沪港"三足鼎立"
重庆要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图片新闻:
汶川震中区高山依然不断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滚滚[组图]
温家宝挥别北川县城:“再造新北川”[组图]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四川汶川大地震寻亲资讯 /抗震救灾行动 /最新报道
· 聚焦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
· 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08年 07年) / 数字报告/ 农业发展 统计报告/ 农业投资政策及项目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