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改革有三大主要任务
改革30年的实践证明,无论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还是改革主要任务的确定都与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都取决于一定发展阶段社会矛盾的变化。
1、新阶段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我国进入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社会矛盾变化呈现出哪些突出的阶段性特征呢?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国已难以承载30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代价过大的资源环境;二是全面增强的资源环境(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约束,已成为影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凸显并且越来越突出。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全社会公共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公共需求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进入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和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首先,它会影响可持续发展。尽管这些年我们一再讲扩大内需,启动农村这个大市场,但尚未达到预期目标。为什么?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老百姓对社会保障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有学者分析,如果我国社会保障能基本到位,消费率至少可以提高5个百分点。
其次,它能化解社会矛盾。现有的很多社会矛盾都同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相联系的,无论是一些利益冲突事件还是某些群体性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直接相关。这个矛盾在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并且成为某些区域性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
再次,它还能缓解收入差距:第一,基本公共需求的矛盾已经开始成为新阶段贫富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基本公共服务因素在影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5%左右。
(3)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同公共治理建设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社会参与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与此相联系的制度建设,同社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此外,政府自身建设也存在某些突出问题。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改革不到位,某些体制性机制性腐败问题仍然存在,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比较突出。
2、新阶段改革的主要任务。从新阶段社会矛盾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出发,下一步的改革至少有三大任务。
(1)以市场化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新阶段矛盾变化的现实看,市场化改革仍然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而且需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实质性突破。
一是资源环境约束的制度安排。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制度建设至关重要。从现有的资源价格上来讲,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二是不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环境保护的突出体制缺陷是,环境的外部成本难以内部化。
二是宏观调控与体制改革并重。从近几年的宏观调控看,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体现为政府主导的特点。新阶段的市场化改革,首先要通过资源价格的市场化,实现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加强,为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安排。
(2)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和谐建设。进入新阶段,无论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还是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
一是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主要矛盾不是财力问题,而是财政支出结构问题,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很难实现。
二是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程度。例如兰州和上海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方面可以有差异,但是在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方面应当实现供给水平的大体一致。
三是实现制度安排的公平、统一。城市和农村长期实行二元的公共服务制度,这是严重不合理的。进入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重在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统一安排问题。
(3)以有效的公共治理促进政治文明。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治理结构应当成为新阶段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是行政体制的合理安排。从总体上分析,现行的行政体制上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包括: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财力的制度安排矛盾问题太多;行政体制范围内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尚未破题;长期权力结构和短期权力结构的关系没有解决好。相对来说,政府的工作目标大部分是短期的,而人大这样的立法机构应该考虑更长期的目标。就是说,长期的权力结构和短期的权力结构要取得平衡。
二是公民社会的有序发展。比如说社会组织的发展问题;比如说在利益多元化的前提下,社会协商制度的安排问题;再比如说社会监督体制的建立问题等等。
三是政府转型的进程。有效的公共治理结构最关键的是推进政府转型,政府转型问题解决不好,有效的公共治理结构就很难建立起来。为此,要加快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迟福林 本文略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