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特尔公司董事会主席贝瑞特心目当中,大学是个能诞生伟大创造的圣地,正因为如此,他一直没有放松过对教育的关注,并且教育总是贝瑞特最看重的领域,在汶川地震之后,英特尔也把大部分捐助放到了孩子身上,他告诉孩子们:"知识也会为你们打开好多大门。"
贝瑞特:“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学并不只做基本的科学研究,它们经常和产业共同研究,做一些工程,像我们这样的公司,我们和全世界的大学一起合作,有300多家大学,很多是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因为大学是解决问题的,而这是直接和科学技术创新相关的,我们不可能雇佣所有这些聪明的工程师,他们很多是来自于其它的公司或者大学,所以我们必须要和他们保持联系,大学不只有基础的研究,还有工程上的技术创新也可以在大学里发生。”
芮成钢:“这是不是从另外意义上表明,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眼光是不是忽略了大学的这个环节,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没有诞生这么多伟大的公司?”
贝瑞特:“我想中国已经开始了,你知道,我们的风险投资在中国越做越多,过去我们的风险投资有90%多在美国做的,现在只有一半是在美国做的,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主要国家,所以我们看到,这种中国的创业的增长,有识之士和他们的创新想法得到了风险投资的资金之后,他们将会在中国建设出下一个惠普,下一个英特尔,下一个谷歌,也许会产生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芮成钢:“那赵主任您分享贝瑞特先生这样的乐观吗?”
赵启正:“我很同意贝瑞特的乐观主义,这个乐观主义不是盲目的,是有根据的,在七十年代,中国开始制造彩色电视机和广播设备,当时已经有了在德国PAL制,美国NTSC,法国Sitcom都有毛病,中国来第四制式可能比他们好,可是再好也不行,因为它已经占领了全世界的市场,你晚了,但现在3G手机就不同,3G手机现在又出了好几个制式,比如以中国为首的TDS-com系统,欧洲的W-com系统,美国的W2000,就是人类,没有办法,统一不了,这就是竞争,和彩色电视相比,我们起步是同时的。”
在贝瑞特心目当中,大学是个能诞生伟大创造的圣地,正因为如此,他一直没有放松过对教育的关注,他身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英特尔的工作人员在成都一家电脑城抓拍到一张照片,一个小男孩看到装着英特尔芯片的电脑很羡慕,说“要是他家也有这样的电脑就好了”,贝瑞特知道了这件事,拿着照片四处打听小男孩的下落,最后他终于把电脑送到了小男孩手上,教育总是贝瑞特最看重的领域,在汶川地震之后,英特尔也把大部分捐助放到了孩子身上。
汶川大地震后,英特尔在第二天的凌晨就决定了捐赠,英特尔先后共捐赠的4800万元,其中3500万元专门用于教育援助。
“贝爷爷好。”
这是英特尔公司在四川灾区援助的第一批修建的计算机网络教室。
贝瑞特:“你们喜欢学校吗?”
孩子们:“喜欢。”
贝瑞特告诉这里的孩子,知识是谁都拿不走的财富。
贝瑞特:“就像我刚刚敲你们的门,知识也会为你们打开好多大门。”
贝瑞特:“看到那些孩子们的高兴,他们的活力,他们的热情,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是很值得的。”
赵启正:“我虽然没去四川,但你在四川的一举一动,我都了如指掌,那些孩子也很感谢你。”
芮成钢:“我听说您见过贝瑞特先生,见过英特尔各层的官员见过很多次,每一次见面都记在一张小卡片上,不知道您带来了没有。”
赵启正:“有有有,你看我每次见面都有一张,人物、地点、他们服务的领域,他们新研究的项目。”
贝瑞特:“最好把它记录到计算机上,而不是卡片上。”
赵启正:“我要用一双核计算机来记录。”
半小时观察:中国制造,危机如何变成机遇?
中国制造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幅上升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出口萎缩、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这一个个坏消息像是一道道“紧箍咒”,箍得不少中国制造企业喘不过气来。那些长盛不衰的跨国公司在这方面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充足的经验。贝瑞特和英特尔的故事就说明:只有不断地投入,不断地提高研发能力,不断地开阔视野和想像力,我们才能够在全球化竞争中走得更远。
“中国制造”如果能够用技术研发、品牌创新来应对目前所面临的危机,那么危机就会变成机遇。当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入到品牌竞争、进入到产业链上游的竞争后,“中国制造”不仅可以改变自己低成本、低价格的低端形象,更可以使自己在全球化的舞台上彻底告别“跑龙套”,成为一个主要角色。(记者:熊曼琳 摄像:樊金锋 李培 白羽 贡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