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等“后来”石油消费国的需求预计将持续高增长。当高需求预期转变为稀缺预期,加上投机推动,就促成了这一轮油价的持续上涨
林伯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还是供求决定价格
到2010年,亚洲日进口石油将达到2000万桶,将是美国目前的两倍
2008年6月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10.8美元,收于每桶138.5美元,创历史最高单日涨幅。高油价影响消费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更给石油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沉重负担。
影响短期油价的因素很多,如美元持续走软、投资者投机、地缘政治紧张。但是,真正导致油价上升和高居不下的是石油的高需求增长和增长预期。
这是基于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判断,尤其是对中国和印度等“后来”石油消费国的需求持续高增长预期。这种高需求预期就是,如果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仍将继续强劲,增长量会很大。因为,“后来”的石油消费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多、人均消费量非常低、石油消费现在还刚刚开始、需求处于上升期,等等。
有人预测,到2010年,亚洲日进口石油将达到2000万桶,将是美国目前的两倍。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这种高需求预期很自然地转为中长期石油稀缺预期。当高需求预期转变为稀缺预期,加上投机推动,就促成了这一轮油价的持续上涨。
面对疯狂上涨的油价,有种种的猜想和指责。比较简单的看法是美元贬值。可是,原油期货从2004年底每桶44美元到2008年6月每桶138美元,上涨三倍多,美元贬值才多少?与石油每桶44美元的时期相比,目前的地缘政治形势未见明显恶化,显然解释不了油价如此大幅度的增长。更有人认为是金融战争、国际阴谋等等,这都只是猜测。人们普遍地将上涨原因归结为投机。但是,投机是双向的,可以做多和做空,都必须有做多和做空的根据。
实际上,石油价格上涨还是供求导致。目前石油供需情况是:需求大幅度增长,特别是来自中、印等发展中国家;供给方则看着石油需求增长潜力、石油储备和石油替代,一方面是不着急卖,认为未来还能涨;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已经赚到了足够的钱而不急着卖。至少欧佩克就认为市场上原油供应充足,没有必要增加产量。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没有有效的替代,当总需求量大到足以导致稀缺预期时,推动需求快速增长的不是供给,而是价格。那么,当供需偏紧,一旦风吹草动,地缘政治、美元贬值等任何因素,都会引爆油价,而油价的加速上涨,就是投机的威力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八国集团(G8)财长会议要求,将与国际能源署(IEA)合作,调查油价高涨背后可能存在的投机行为。美国国会议员们也一直在向监管部门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打击市场操纵行为。跟以往危机出现一样,这是一个形象秀,只是为了表示他们在做事情。因为对于追求利润的金融行为,调查结果可能很难说明什么问题。
美国国会跨党派议员正在寻求通过一个法案,以允许美国司法部介入对欧佩克的反垄断调查,这充其量不过是给欧佩克“加把火”,得到一些暂时的好处。
另外,美国监管者担心拥有原油储备仓库的人是否会利用他们掌握的情况投资石油期货市场,针对储油量水平发布误导信息,在石油供应方面给市场造成错误印象,然后从中谋利,这就超过了正常投机的范围,需要打击,但难度是很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