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在香港发布研究报告。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师哈继铭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应从自身利益出发,将成品油价格提高50%,以使国内炼油毛利与国际水准一致。这将在诸多方面有利于中国经济,包括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长期通胀预期的下降。
就在本月3日,中金公司当时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就建议中国应借鉴新兴市场国家,取消对成品油的补贴。当时中金认为,目前中国成品油价远低于国际水准50%以上,国家对于油价的隐性补贴在2007年已逾2200亿元(占GDP达0.9%)。中金认为“补油不如补粮”,政府应取消对成品油的补贴,理顺能源价格以降低能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本次中金发布的报告更具体地建议中国政府对于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明确数字目标,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油价改革和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国际油价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能源价格政策,因为中国已占全球新增石油消费的40%,中国若不进行能源价格改革,中国经济将持续过热,2009年通胀率将上升至8.7%。若2008年中期中国将成品油价格提高50%,则中国2009年通胀率能够降低至7.3%,且其他经济体的通胀也将放缓。
世界经济新一轮通胀
中金公司在此次发布的报告中提出目前世界经济在经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并分析这一轮通货膨胀与1970年代的通胀相比,既有明显相似点,也有不同之处。
报告称,本轮通胀中,非欧佩克产油国剩余产能的不足降低了全球石油产能对油价上涨的反应能力。高度能源密集型的新兴市场经济快速增长,在新增大宗商品需求中所占的份额显著扩大。由于欧元作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崛起,而欧洲中央银行对通胀采取强硬应对措施,美元的疲软将持续更长的时间。
与1970 年代不同的是,持续的油价和食品价格上涨将使最弱的新兴市场经济率先崩溃:1970年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通胀均远高于当前水准。197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大幅加息,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滑,并导致了1980 年代早期严重的经济衰退。与此相比,当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已上升到明显无法持续的水准,而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通胀近期才有所抬头。
该报告指出,终结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更有可能是某些新兴市场经济在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急剧的政策与经济增长的调整,而某些主要发达经济体有可能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加速这一过程。
油价补贴长期难以维持
中金公司在报告中指出,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已低于某些石油出口国水准。作为能源进口大国,这一能源价格政策有损中国自身利益。中国应将成品油价格提高50%,以使国内炼油毛利与国际水准一致。
关于中国成品油改革的时间表,在本月16日举行的五国能源部长会议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暂缓成品油价格改革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中金公司的报告中也充分注意到政府相关负责人的表态,中金公司报告中表示,短期内中国可能仍将继续控制国内能源价格,因为控制成本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且中国政府担心能源价格改革导致的短期通胀将对奥运前的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不过,中金公司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能源价格改革的拖延将增加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但中国不会是第一个倒下的国家。若2009年底油价达到每桶200美元的水准,中国油价补贴与GDP之比将达26.3%,高于国企利润与财政结余之和,这将严重削弱中国财政状况,并可能导致炼油公司破产。所以油价补贴长期难以维持,而且那时被迫提高油价将被视为中国经济弱点的暴露。当然,那时其他许多国家的通胀水准和财政赤字将远高于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