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溯半年,越南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实现了十年经济高增长中最高的年经济增长率,可谓意气风发。但2008年尚未过半,一场货币危机却不期而至,从奇迹到危机,越南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只用了不到区区40天。股指六折使两年涨五倍的神话破灭,而当地部分楼市腰斩则提醒投资者:当通胀演变为危机,即使是貌似坚挺的房价也不能帮助任何人逃过一劫。
越南一直非常重视和学习中国改革经济的经验,至于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更是无出其右,越南的本土经济学家对此也从不诲言。因为“两国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样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事实上,中国在1978年提出“改革开放”,越南则在1986年提出实行“革新开放”;中国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南则在2001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的目标。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追随者,越南对在中国经济改革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几乎照单全收,以至于以英国《经济学人》为代表的海外媒体干脆直接称呼越南为“中国模式的好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对越盾危机的高度关注,也正源于此。
越盾危机的产生根源是在于过度使用外资引发通胀。越南于1987年实施了《外国投资法》(后经五次修改补充),采取了极为宽松的引资政策。对一些特别鼓励的投资项目施行4免4减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甚至超过中国。到了1991年,越南利用外资的总规模约为10亿美元左右,而截至2007年,越南累计批准9500多个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金额约达980亿美元。外资源源而入,使越南经济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7%以上的连续高增长。但也迅速使其经济总量偏小的软肋暴露无遗。媒体很快发现,仅胡志明市周边就有19个工业区。而整个越南仅2007年就新修了13个高尔夫球场。持续高温的经济,在“赶印超中”的鼓噪中,国际热钱纷纷涌入,在高峰年份里,外资的增长幅度最高曾达到40%以上。过快增长的外资加重了越南的对外负债,也在其经济体中形成了极大的流动性,并导致股市、楼市的大幅上涨,引得通胀不断上行。
越南危机的另一大诱因是央行丧失独立性助长通胀。2006年,后来成为摧毁越南投资者的信心的CPI指标只有6.6%。但是投资过热的预警却早已拉响。2007年,其贷款增长幅度已经接近50%,投资高烧不退势必引发通胀上行,但越南央行似乎对此毫无预见。2007年底,在粮食和食品价格高达25%的涨幅以及住宅和建材产品的推动下,越南的CPI在头11个月达到了9.5%,物价指数的过快增长,使大多数居民实际生活水准下降,造成内需不足,曾经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增长十年,已显露出高通胀、低增长的疲态。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越南央行仍未迅速地作出反应。即便在政府的限令之后,2008年银行系统的信贷增长也仍将达到30%。来自越南经济学家说,央行的政策从很大程度上讲是政府意愿推动下的结果,政府希望尽可能地推动经济增长,同时还要保证今后国营企业能在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由是,一则越南央行对通胀的形势估计得过于乐观,缺少预见性;二则充分暴露其被政府其他经济部门俘获,丧失了独立性。当越南央行最终为房地产等过热部门所绑架,当货币投放目标偏离了正常的需求范围,货币超发和外资的涌入一起加剧了越南经济中的流动性,越盾危机已无法避免。
过去几十天中在越盾身上发生的一切充分表明,本轮全球通胀来势汹汹,在市场信息相对充分流动的今天,一旦在遏制通胀问题上犹豫不决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越盾危机虽尚未演变成东南亚的区域性经济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也并无立竿见影的影响,但推人及己,人们自然会担心越南是否由于其经济自身总量上的局限性,从而阴差阳错地预演了中国经济未来增长可能面临的一幕。不难发现,前文中所描述的一些场景和预兆在中国经济体中同样似曾相识,其根源不乏体制之弊,中国宏观经济未来调控更须防微杜渐。
对于中国当下的宏观经济而言,保增长是硬道理,而防通胀是硬任务。其中投资景气力度仍大,而通胀重压无减。后者的最大变数在于全球通胀已成气候,中国是否可以独善其身。6月7日,央行出乎意料地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个百分点。通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由央行作为主导进行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义不容辞。但是,目前国内偏低的资源品价格仍是对投资的变相鼓励。该领域价格一日不理顺,市场就一日无法建立合理的投资预期。为防通胀快速上涨,国家发改委一直有意严格控制相关资源品价格的上涨,但不合理的定价机制已经使市场供应环节出现异常。国家财政担负的巨额补贴,客观上扭曲了市场的价格体系,助长了投资热情,从而进一步加大了通胀的压力,正所谓未得其利,反受其累。对此,是否按行业、按不同季节破冰,以渐进式资源价格改革代替现在缺乏弹性的价格管制,向市场传导正确的价格预期已值得探讨。同时,以更及时的反应对低收入人群进行适当补贴,保持社会稳定。诚然,对资源品价格任何方式的放开都有可能诱发通胀上行,但是,我们寄望于通过理顺价格,降低非理性的投资热情,争取到通胀调控中的主动权,以短期的小代价防止未来的高通胀,以时间换空间。
越盾危机的教训也提醒我们,经济运行生态体系中的不健康之处迟早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纠错,如果这种纠错不是由上而下完成,必然也会通过市场的力量完成。破解中国经济当下在通胀问题上所面临的囚徒困境,既需智慧,更需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