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就买车吧,我们7月份就要涨价了。”上海,沪太路上,一汽丰田4S店的销售人员不像是开玩笑,“到7月1日,此前的优惠幅度都将被取消。”他给出的理由是,钢材上涨,零配件价格上涨,成本这么高,我们没有理由不涨价。
同一天,5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在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9.0%。1~4月份累计,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3%。其中,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4.8%;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7.9%。
由原材料涨价引发的汽车业涨价“多米诺”开始滚动、蔓延。
轮胎行业价格:普涨行情
5月7日,米其林(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宣布,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增长,米其林中国将提高轿车及轻卡替换轮胎价格。米其林中国旗下的三个品牌:米其林、回力、百路驰,依据不同的产品规格,价格涨幅在3%至7%之间。该涨价将于2008年6月开始施行。
韩泰轮胎则在今年1月份宣布,该公司于2008年2月起对中国市场上所售轮胎产品价格上调约5%到8%。此后不久,锦湖轮胎也表示了考虑调整轮胎价格。
“石油的每一次提价都会对轮胎原料、轮胎生产过程以及轮胎运输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应对高成本带来的压力,成为轮胎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普利司通相关人士称。
在此影响下,轮胎板块涨幅明显。5月13日,轮胎企业青岛双星(000599)、风神股份(600469)、ST黄海(600579)纷纷大涨。
“2007年主要轮胎企业就已经几次涨价。其中,一些企业在国内销售方面涨价两次以上,而在外销方面涨价次数在3~4次左右。今年年初,一些企业再次涨价,幅度大的在5%左右,小的也有1%~3%。”海通证券刘金分析,2007年以来,天胶价格持续高位,2008年天胶均价也不会有大幅下降。另外,碳黑、轮胎用钢丝等价格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这些成本因素决定了轮胎行业必然持续涨价。
零件业价格:持续上扬
“除了轮胎,防冻液也涨价了,”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小桶每桶涨了六七元,大桶涨了20元左右,润滑油涨幅超过了10%。
据某品牌汽车4S店维修人员介绍,含铜、含铝的电瓶、水箱都有10%以上的涨幅,例如,以前200多元的电瓶,现在涨到了400元左右,另外,引擎盖、外表件等易损件涨幅也不小,一些进口稀有配件的涨幅更是接近三成。
“那些钢材等原材料成本占到最终产品价格超过50%以上的零部件企业,面临很严峻的压力,如果是超过70%的,就必然要涨价。”据陈文凯介绍,钢材等原材料成本比例大的零配件主要集中在简单支架、铸造件等金属材料配件上,而这些配件主要由民营的中小企业生产。“这些厂家,由于没有复杂的组装过程,产生不了规模效益,原材料的上涨对于他们的冲击最大。”
在4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4.8%。其中,普通大型钢材价格上涨29.3%,普通中型钢材上涨41.1%,普通小型钢材上涨34.6%,线材上涨37.0%,中厚钢板上涨24.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7%。
要知道,这些工业品正是组成汽车的主要原材料:按照重量来计,钢板占到汽车的50%,各类铸铁件占到20%~30%,铝、铜等有色金属等占到3%~5%等等。
不久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声明指出,钢铁行业将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国内钢材价格今年一年都可能持续在高位运行。有人估计,整体来看,今年汽车零配件价格将有5%~20%的不同涨幅。
如是,中国汽车业的高成本时代已然来临。
整车价格:不涨也难
既然如此,大家更关心到底整车价格会不会涨价呢?
首先抛出涨价消息的是奇瑞汽车。4月,奇瑞渠道暗自涨价;随后,江淮宾悦轿车也高调宣布5月1日起全线车型涨价5000元。据江淮的解释,涨价的理由是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引发钢铁等金属零部件制品成本大幅增加,及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导致相关橡胶塑料零部件制品成本大幅上涨等不可抗因素。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数据显示,4月份乘用车合计销量为552741辆,比3月份的销量减少了11.2%,其中,轿车销量393708辆,比3月份减少了12.4%。
如此看来,整车厂面临的市场困境也很严峻。从5月开始,一汽马自达6全线优惠,最高降幅达2万元;东南三菱戈蓝全系也有3万元优惠,但无论如何,厂家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上涨持续的双重挤压是相似的。
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却透露,其实一些合资品牌也在酝酿涨价,只不过目前的形态先是通过减少促销成本来变相涨价,例如以往的优惠10000元,送保险等等都被取消了。
“由于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的增速已经下降到10%,又处于输入型通胀的阴影中,国内乘用车的市场规模增长率下降是正常的事,估计今年的市场增长率很可能低于17%,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增长量约在100万辆以下。”饶达认为。
如此形势,对整车厂而言可以说近乎残忍,他们要在双向压力中寻找平衡点,2008年,汽车价格不涨也难。(薛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