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外部冲击带来的不良影响
记者:在目前的情况下,实行从紧货币政策时,应该注意什么样的问题?
夏斌:不管是解决“三过”问题 (投资增长过快、流动性过多、外贸顺差过大)还是“两防”问题(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应注意四个方面:一是汇率政策与结构调整政策要并举;二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控不能完全解决当前经济的深层次问题,但可以为结构调整赢得时间;三是结构调整须抓紧时机,若抓得不力,货币政策将被结构调整的滞缓而困扰,必然出现物价、资产价格和经济的不稳定状况;四是当结构调整不力时,货币与汇率政策不能过分迁就,应该按照“稳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发展内在要求,操作货币与汇率政策,勇于暴露经济中的矛盾,加大结构调整的助推力,以此推动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同时还需要更加警惕的是,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对我国的货币调控操作的要求更高了。不能以评估2007年下半年经济偏热的思维,简单用于2008年,即采取一味地收紧银根政策就能对付可能出现的新情况。
从紧政策应掌握好“火候”
记者:不久前,央行有关人士提出,要尽可能避免矫枉过正而导致的超调,避免给下一次危机埋下导火索。请问从紧政策应怎样掌握尺度?
夏斌:要考虑到2008年外部的不确定性和内部的2007年结构调整政策的效应,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确实要拿捏好分寸、掌握好火候,防止因矫枉过正而陷入“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事实上,这样的怪圈不仅在我国过去出现过,国外也曾发生过。“9·11”事件之后,为刺激经济复苏,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普遍实行了超低利率政策,美联储连续12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下调到1%。结果,稳住了经济增长,全球流动性过剩也汹涌而来。5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房价上涨了一倍,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原油期货价格也纷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因此,这次货币调控,方向毫无疑问是紧缩,但具体操作上,要适时、适量,讲究动态性,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
不能否认,全国经济发展偏快和过热是共性问题,但也不排除一些个性问题。因此,建议中央,在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公共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扩大消费的政策以及2007年制定的一系列结构调整改革,要抓紧落实。一定要看到,解决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货币政策不能包打天下。
记者:请预测一下2008年中国的经济走势。
樊纲:如果不被各种泡沫后的危机所打乱,中国经济还可持续10至20年高增长,因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还在,如资本、外贸、储蓄增长。制度改革还有空间,可以释放大量的生产力,教育和科技投入的效果正逐步显现,中国企业开始进入了能够创新的阶段。但前提是不发生严重的经济波动以至经济危机。
夏斌:我认为,在2008年,只要中央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有可能出现与去年不一样的外部不确定性,和其它结构调整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把握好这两条,然后在每一季度相机抉择,动态地而不是静态地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整个中国经济的走势,仍会是有惊无险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