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从紧货币政策
记者: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四季度例会表示,下阶段将采取多种手段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指导,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要合理运用利率杠杆,注重引导公众预期等。具体来说,应该如何落实从紧货币政策呢?
夏斌: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首先必须适当加快人民币的升值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包括浮动范围的扩大。这是毫无疑义的。
在具体的实施中,政策工具无非是数量手段(存款准备金等)和价格手段(利率)。至于届时选择何者,不是简单按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上的逻辑就能成就,即当需要紧货币时,就是加息、动准备金、升值。这仅仅是原则,重要的是操作技术。
2008年从紧政策的调控实施,从数量手段看,除去准备金制度、央行票据外,特别国债与特种存款将是可新选择的手段。到2007年12月25日,准备金率提到14.5%,尽管达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最高水平,但仍然不意味就没有上调的空间了。所以,只要有必要,一系列数量手段仍是有空间的。
在利率调控上,一方面要看到维持居民存款正利率,是稳定物价预期、稳定市场运行最基本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不能简单套用利率平价理论,必须密切观察外汇管理政策的效应等因素。应该尽快通过对冲与调控,推高货币市场利率,这非常有助于紧缩银行信用和资产规模,从而紧缩企业资金来源中非信贷的渠道。这同样是有利于确保从紧货币政策目标的实施。否则的话,仅仅在限制贷款规模上下功夫,结果仍是事倍功半。
记者:控制信贷只是抑制流动性过剩的治标之策。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过于严格的信贷控制可能对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那么,如何在采取治标之策的同时不伤及经济根本?
樊纲:我相信货币当局会防止贷款大起大落对实体经济的过度影响。但同时,我也认为现在我们的资本市场发展了,企业也可以更多地利用各种直接融资的渠道和方式,又可以将社会资金引向实体经济。比如我们过去都忽视了直接股权融资的方式,此外债券市场也需要发展。
记者:面对经济运行中种种问题,我们单靠实行这样一个从紧货币政策,是不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樊纲: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就是调整经济的总供求关系,它解决不了经济结构的问题,也解决不了经济制度的问题,而且它是一个短期政策,它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要从根本上实现比较持久的平衡,实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当前特别紧迫的是要进行一系列的财税体制改革。货币政策只是在给定的目前的体制条件下,宏观不平衡时调节总供求关系的一种应急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