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启示:优化升级,科学发展
珠三角产业结构变动方向“离经”,影响到今后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和进程。“离经”越远,从第二产业为主转化到第三产业为主的调整进程就越长。而引发“离经”的工业适度重型化,又是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完成工业适度重型化之后,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才会由升转降,逐步过渡到第三产业为主。在现阶段,推进第二、三产业优化和升级,使二、三产业科学发展,是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重要任务。
1、在经济全球化中,既要按比较优势配置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降低成本递增效应,又要逐步改变比较优势格局,最大限度寻求生产要素内源化。一是坚持按比较优势配置资源。利用外资,吸收世界上先进技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本策略,今后仍要继续坚持下去。二是整合比较优势。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构成和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资金紧缺状况已大大缓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从1980年的10多亿元,跃升到2006年的18187亿元;技术需求从一般加工设备转为核心技术,劳动力供应从无限供应转为结构性紧缺,土地供应日趋吃紧。这些生产要素的变化,要求我们统筹兼顾,整合新的优势资源,寻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如在利用外资时,要考虑怎样利用好国内资金,引导居民将积累的财富转向投资创业和消费;引进技术时,要考虑是否符合环保规定,是否核心技术等。三是营造比较优势。当务之急是培训技术型人才,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紧缺的矛盾;加快建设泛珠三角各省市通往港澳的便捷通道,完成铁路、高速公路、沿海沿江港口等改造、扩建和新建项目,营造物流业发展优势。四是营造制度优势。科学发展观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应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创新经济机制,使各项制度与国际接轨,运用WTO规则维护企业权益。
2、继续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完成重工化进程,为第三产业发展积累资本和创造服务领域。过去,珠三角工业化的技术设备大量依靠引进,陷入引进――老化――再引进――再老化的怪圈,主要问题在于自身装备制造业落后。发展装备制造业,将是工业化进程的攻坚阶段。没有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工业就没有滚动发展、率先发展的能力,永远受制于人。2006年,珠三角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中,通用设备制造业185.79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186.60亿元,均只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8%,发展空间巨大;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虽然生产能力较强,但也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当前面临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攻克核心技术等任务。发展装备制造业,是工业技术升级,产业优化配套的需要,是继续积累资金的需要,是培植技术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为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服务业、技术服务业开辟了服务领域,准备了服务对象,打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第三产业层次。一是构建泛珠三角物流业体系,发挥珠三角商业、外贸的集聚优势;二是主攻生产生活服务业,将第三产业从第一层次为主提升到第二层次为主。近年来,珠三角房地产业投入大幅增长,金融业日趋活跃,第二层次服务业将与第一层次服务业并驾齐驱,共同拉动第三产业上升。其中,生产技术服务业是第三产业中的“短板”,需要长远谋划,分步实施,在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坚持科教兴粤战略,在珠三角营造有利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环境,加大力度建立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基地,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四是继续转变政府职能,从施政上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科学发展,实现“小政府,大服务”。
4、尊重经济发展规律,适时调整珠三角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从工业化到现代化,其转变进程有其发展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珠三角产业结构变动方向“离经”,表明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第三产业的时机尚不成熟,需要继续调整,不宜急于求成。从经济指标实施进程看,应推迟实现目标的时间,并完善有关评价指标,让珠三角各市放下包袱,突出特色经济,发挥新的优势,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