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共同面临着外地企业的竞争。“标志性事件是去年万科打入杭州市场,战略需要让他们更加不惜代价。”“住在杭州”网首席记者丁晓红补充。做衬衫起家的 雅戈尔7月份以每平方米15000元的楼面地价拍下市中心地块,至今仍是杭州单价地王。
杭州,这座最早全面推行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城市,只是全国土地市场的一个缩影。
2006年,全国土地竣工面积和新购土地面积的增长率曲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缺口,一个猛增,一个锐减。也就是说,一边是开发商储备的土地大量被消耗,一边是没有新的土地资源补充。
因为这种显而易见的供需失衡,光大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赵强“奉劝”地产商们“先下手为强”。
这也是南方周末记者访问的学者、地产商和中介机构,对地价飙升给出的共同原因之一。
供求失衡,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大城市表现最为突出。
上海世联地产总经理袁鸿昌给出的数据是,2005年和2006年上海分别推出380万和640万平方米用地,但根据他们的估算,目前的土地需求是2500万到3000万平米,缺口以数倍计算。“两个月,现有的存量就能消耗掉了。”上投集团下属的汇龙新城总经理俞军认为。
对于项目类公司,拿到一块地做一个项目,没有土地等于直接死亡,这类地产商的数量目前仍占到80%以上。
对于扩张版图的公司来说,新城市的新土地则是一枚先头钉,也是巩固异地市场的棋子。即便万科、绿城这样的大房地产公司在今年拿地之前也面临南京和上海市场出现空档的危机;万科今年计划开工的规模占年初土地储备的近一半,若不持续拿地,最多两年后现有的发展速度就会减缓。“市场占有率是长期战略,因此不少公司宁愿牺牲短期回报率。”赵强指出。
更何况,对于许多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来说,不断增加的新土地就是投资者关系。“每股土地储备多少”是基金经理们分析房地产上市企业的重要指标;为了上市,一向批判“地王”的SOHO中国总裁潘石屹也不得不咬咬牙跺跺脚,拍了几块地。“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得对股东有所交代,增加土地储备是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戴德梁行杭州分公司总经理杨达指出。
一个个个体的理性选择就这样铸成了集体的非理性。“地价跳跃式的上升肯定有不健康的因素,但如果大家都这么拍,就并非全部非理性了,应该探寻真正的根源和背景。”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虞晓芬更愿意辩证地看待。
资本助推力
如果缺少了资本的推动,地价飙升的非理性可能不会走得这么远。
2007年,奥园、SOHO、远洋在香港上市,复地、首创等将回归A股,华远等则意欲借壳;
2007年,房地产企业在A股通过增发融资400余亿元,为历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板块;
2007年,公司债融资启动,房地产公司随即试水,万科、金地、保利、北辰纷纷宣布发行十几亿到几十亿的公司债;
2007年,越来越多的其他行业公司进入房地产业,家电厂商海尔拿出300亿准备投资地产,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买地;
2007年的大多数时间里,地产股的表现优于大盘,保利的静态市盈率最高时甚至达到了150倍。
杭州滨江房产副总朱立东的亲身感受是:“房地产公司对土地的溢价判断理论上是相差不大的,但因为有了资本市场上的资金来源,溢价可能会增加很多,对土地价格的承受能力也会高很多。高地价的一部分风险转移到股市上。”“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从关系密集型转移到资金密集型。过去是看谁有关系能拿到地,现在是看谁有钱能拿到地。”李明书是北京一家二线房地产公司的高层,他们也正在积极地谋求上市。“这是资本对地价上升的一个直接驱动力,”戴德梁行杨达认为,“另一个间接的驱动力是购房者,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和股市风险加大的背景下,他们觉得买地产股不如买地产。”戴德梁行上海公司综合住宅服务华东区主管胡港文就发现,5月份之后,一次性付款的消费者比例增加了不少。
而地产商的另一个资金来源——海外基金——尽管遭遇了政策限制,也并没有退出中国市场,而是通过直接投资项目的方式,在积极地寻找分一杯羹的机会。戴德梁行最近就刚刚促成了复地与德国SEB基金一个2亿美元的合作。“归根结底,还是流动性过剩。”多位受访者一再对南方周末记者强调,也就是说,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层面,钱都太多了,需要寻找投资渠道。
有趣的是,不少地产公司本身也在炒股。杭州坊间流传,一家公司通过股市收益四十余亿,能买下半个长沙新三角洲地块了。“房地产商普遍看好后市,所以愿意高价拿地,而今年股市直接融资渠道的增加,又让他们得以高价拿地,”赵强分析道,“游戏规则就此发生改变,过去都是根据单个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现在都加上了对未来房价的预期,这更多地是一种风险测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