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曹玉书接受本报专访,表示将力促西部优势产业发展,培养“成渝经济带”、“关中经济带”和“环北部湾经济带”等三个“经济增长极”
■对话动机
今年3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正式发布,已启动七年多的西部大开发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那么,在实施全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加深入地认识当前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定位?国家在政策、机制设计上将有哪些重要变化?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曹玉书。
■人物小传
曹玉书
1948年9月生,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任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曾任国家物价局处长、副司长,国家计委副司长、司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和新闻发言人。
■背景资料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广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西部开发总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到21世纪中叶全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显著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努力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的西部地区。
不再只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新京报:你如何评价《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曹玉书:简而言之,它是西部大开发进入一个新阶段的“五年规划”。过去,我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上。但现在我们可以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的同时,把相当的精力放在发展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上来,这是“新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
新京报:把注意力一部分转移到发展产业的原因是什么?
曹玉书:因为要想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就必须有产业支撑。如果没有产业来支撑,那么基础设施建设就丧失了本身的意义。比如说修这么多公路,高速公路达到一万多公里,如果公路上没有车跑,公路投资回报就难以实现。更主要的是西部地区要想缩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必须把特色优势产业打造起来,使它逐渐地壮大起来。
新京报:“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西部发展哪些产业?
曹玉书:一是能源及化学工业,在西部地区到2010年的时候,会有很多“基地”。
比如,新疆会成为“重要的能源及化工基地”,现在不少项目都在建设。
我们还会支持开发矿产资源,鼓励建设稀土加工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钢铁加工基地等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基地。
另外,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再经过五年,也会有相当的发展。像成都、西安和重庆等城市,他们都很有基础,发电装备、飞机制造、汽车等等都会有新的发展。
还有就是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像内蒙古的畜产品工业就很有竞争力,新疆的棉花及纺织工业也非常有特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推动发展西部文化旅游产业。比如说广西的《印象刘三姐》,就是把旅游和文化结合起来了。它的成本很低,效益非常可观,一方面,提高旅游的品位;另一方面,由于游客多了,也增加了旅游收入。
总之,到2010年,相信在西部地区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将得到很好的培育,有的会形成“雏形”,有的会形成一定“气候”,有的会比较成熟。
新京报: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块将来如何继续发展?
曹玉书: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得加强。现在西部修了一万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但仅占全国的1/4左右,而西部有70%的国土,才有25%的高速公路,这显然不是很匹配的。
当然西部地区人口少,相对东部来说,人口密集程度不那么大,但是毕竟相差还是很悬殊,这是第一。
第二,现在一些路还没有修完。连接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一些省的公路,还有一些“断头路”,要尽快地完成,打通了,才能形成交通网,才能有效益,如果不打通,就难以发挥其应有效益。
关于生态环境建设,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国外有人担心大开发会变成“大破坏”,但实践证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生态环境不但没有破坏,反而保护得很好,现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比大开发之前明显改观。
比如说退耕还林,我们对过去水土流失的陡坡地,实施退耕还林,“十五”期间我们退了1.35亿亩。在长江和黄河源头一些地方,还有一些陡坡地,还在耕种,收成不怎么好,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将来要把它退下来,栽上树。
将培养三个“增长极”和若干“增长点”
新京报:你对“十一五”期末西部的前景有怎样的期待?
曹玉书:到“十一五”期末,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包括公路、机场会基本成型。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基本上可以使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更好遏制。
另外,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也会形成相当的规模。
在西部68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增加投入、规划引导以及各地的努力,将会培养出三个“增长极”和若干“增长点”。
三个“增长极”包括:一是“成渝经济带”,“成”就是成都及成都周围若干卫星城,“渝”是以重庆市中心为圆心,一小时左右路程为半径的地区,在成渝之间要培养成一个“经济走廊”,形成增长带。
二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经济带”,包括咸阳、宝鸡,也包括甘肃的天水,还包括河南洛阳、三门峡等地区。
还有一个是“环北部湾经济带”,主要是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这三个经济增长极培育成以后,西部大开发就会出现新的亮点。
同时还会有若干个增长点,包括每个省会城市,一些资源富集的地区和沿边的口岸。有14个国家和中国西部接壤,我们可以沿着国境线开发出一大圈小的增长点。
新京报:在制度和机制设计上应该怎样确保这些愿望实现?
曹玉书:目前确实面临一些机制保障问题。因此,在《规划》当中,提出了六大保障机制,包括国家政策扶持机制、金融服务支持机制、企业发展激励机制、资源合理开发机制、政府协调服务机制、规划有效实施机制等。
比如说,从国家的角度来讲,要有一个保证西部地区能够继续发展的“投入机制”。
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渠道。这个资金渠道,现在基本上形成了,但还要进一步地完善。已经形成的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渠道,包括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建设资金、长期国债和一些专项资金等。2000年至2005年中央各项财政资金投入西部地区5600多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央已经明确对西部大开发政策扶持的力度不能减,国家投入的资金不能少。
西部的地位比以前更加重要
新京报:现在看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就是四句话:“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曹玉书:西部地区的地位是很重要的。首先,它对扩展其他地区的市场空间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西部地区不发展起来,老百姓没有购买力,其他地区产品销售的实现就有一定困难。
第二,西部地区又是其他地区资源和原材料的重要供给地。能源矿产资源等大部分在西部地区。西部要发展好了,对其他地区就是促进和保障;要是发展不好,对它们可能造成瓶颈制约。
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了,又可以为西部提供发展的经验。为西部地区将来实行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总的来说,各区域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新京报:可不可以说西部大开发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地位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重要了?
曹玉书:事实上是更加重要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只有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才能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
1988年,小平同志提出了“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明确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按照第一个大局的构想,东部已经发展起来了,从世纪之交开始,中央就要求加快“西部大开发”,以逐渐实现第二个大局。
此外,只有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地区是我国各区域发展的薄弱环节,只有加强这个薄弱环节,才能够使得整个国家真正实现协调发展。
拉动西部经济既要消费也要投资
新京报: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国民经济必须从外需依赖型转向内需扩大型,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西部地区怎样承担这个责任?
曹玉书:目前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还要继续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城镇化都需要投资,比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搞城镇建设都需要投资,包括搞一些特色优势产业,也需要投资。所以投资保持一定的增长率,我认为无可厚非。
但是投资也不是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因为搞投资没有效益,搞盲目的投资,最后弄成产能过剩,投资就没有回报,所以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防止投资过快增长。
跟投资相对的另一方面是消费。消费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消费如果能够持续的增长,经济增长就有了相当大的保证。中国的投资和消费这两个内需都是很重要的。从西部地区来看,两者都不可偏废。
但是,消费受收入的制约。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而西部地区的收入水平低于东部地区,所以西部地区的消费水平不可能高于东部地区。
消费还受社会公共服务的因素制约。比如说教育,有很多人不敢消费,原因就是孩子将来要上学,学费是一大笔支出。本来收入就不高,钱又得留着,以备急需。不是不想消费,而是不敢消费。所以西部的消费不像东部地区那么旺盛。
新京报:中国经济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改变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期间将有什么变化?
曹玉书:这次《规划》的灵魂就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把西部发展的这种势头,引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引到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引到把发展的依靠对象和发展成果都是为了“人”上来。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要在节能降耗上下工夫。西部需要发展,但是西部不能发展那些耗费能源严重、污染环境严重的项目。弄一些低层次、低水平的项目,不但不能够加快发展的步伐,而且给子孙后代的发展留下后患。
注重投入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就要算投入和产出的账,不能搞光有投入没有产出或者产出不好的项目。比如说西北地区缺水,不能无视这个条件,上耗水多的项目。(记者王海林 北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