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国“土地日”。当十年前中国政府设立“土地日”时,“保护耕地”就已经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然而,时间并没有改变中国耕地逐年减少、人口有增无减的现实。近年来,中国人口每年以一千多万的速度递增,耕地以每年数百万亩的速度递减。
统计表明,中国目前的人均耕地只有一点五九亩,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百分之四十七,耕地质量差,退化严重,全国有六百六十六个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零点八亩的警戒线。
中国曾经出现过每年耕地净减少一千五百万亩的年景,在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冻结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措施后,这种状况才得到缓解。
尽管如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量仍然不可避免地在增加。在一九九九年,中国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的第一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建设的项目仍需要占用耕地八十万亩,中国耕地净减仍高达六百五十四点九万亩。
毫无疑问,耕地入不敷出的“赤字”,依然让人心惊。
有人认为,中国当前已经出现了粮食过剩,吃饭的压力已经解除,耕地似乎可保可不保。
但是,专家指出,确保足够数量和相当质量的耕地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而且是国家安全的一种保障。况且,中国粮食的过剩不过是阶段性和结构性的过剩。
“如果我们现在放松了耕地保护,很可能几年后就会出现新的危机。”一位学者的话,看来至少不是危言耸听。否则,为什么中国政府十年来对耕地保护的重视,不是淡化了,而是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呢?!
在今年的土地日之前,中国有关部门刚刚向全国通报了五起典型的政府官员土地违法案件,在受到党纪、政纪的处罚官员中,不乏县级和厅级领导干部。去年全年,全国有七百多人因为土地违法被处理乃至受到刑事处罚。
显然,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止于这些。
国土资源部的一位官员认为,中国的耕地保护目前存在的问题至少有四:新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有待进一步落实;大中型重点工程占地量大,耕地占补平衡难以落实;土地开发资金不足,全面完成补充耕地任务难度大;不规范的生态退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给实现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带来困难。
看来,中国的耕地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刚在此间发表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题为“切实保护耕地创造美好明天”的文章,再次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保护耕地的重视和决心。
面对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保护耕地,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保护耕地,就是守住中华民族的生命线。
至少在全民族人民之中,达成这样的共识,才有可能解除中国地少人多的后顾之忧,政府和民众一起行动,才能够保证生命线不受或者少受侵害。
中新社 2001年6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