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 查询时间及方式 最新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财政收入8万亿不算富:赤字地方债多 两岸部分商品2年实现零关税 -全球物价最贵城市:京沪亚洲前十 中国城市休闲指数 三亚居首 -农行挑战全球IPO新纪录 股指期货跌创新低 未来两月大盘或探底 -深圳华侨城6死10伤 部分死者名单 保安阻采访 拷问"欢乐谷"安全 -中央11部门发言人首次集体亮相/名单 县级驻京办开辟新生存方式 -商务部:将对网络销售个人实施工商登记 促网购健康发展/全文 -重拳反腐:公款出国游可开除党籍 全文 严打趁洪涝灾害作案 -京98.1%居民称房价高 任志强:下降成主调 公租房升至"国家战略" -中国地震局公开预算 监测预报3亿住房1.6亿
首页>>可持续发展
低碳不能承受之重:走出"为低而低"的片面和虚妄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6 月 30 日 
关键词: 低碳 风电设备 排放权 碳排放 高碳 电网负荷 风力 光伏发电 新能源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提要:走出“为低而低”的片面和虚妄,打一场低碳的持久战。

在国际社会正研讨应对气候变化之际,去冬今春的北美和欧洲暴雪严寒更是和“气候变暖”开了不大不小的玩笑,就连北京和华北今年的春天也是姗姗来迟,让习惯于4月春暖花开的人们增添了些许惆怅。

气候变化是由于人类碳排放导致的吗?高碳还会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愈发看重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010年,再也没有一个别的词汇能够如低碳二字一样引起如此多的关注。

难堪低碳秀

2010年3月27日20时30分,“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拉开了序幕。世界125个国家、1200个地标建筑、4000多个城市、近10亿人接力熄灯。“地球一小时”已经从4年前的“悉尼事件”发展壮大为今天覆盖数千座城市、数亿人口的全球性环保品牌活动。

在被认为过度“形式主义”的这项活动逐渐扩大影响力的同时,更多的质疑开始让主办方错愕。专业人士称,熄灯一小时达不到明显节电的目的,实际意义不大;也有人说,这不仅不能节约用电,反而会造成熄灯一小时后的集中开启,进而带来用电高峰,增加电网负荷。同时,更有参与者在熄灯的同时点亮若干蜡烛,无疑产生了更多的排放。

平心而论,如果低碳生活只能是以牺牲现有便捷生活,退化到一种远离科技的近原始状态,那么参与这个活动注定只能是一场“真人秀”。

当然,仪式自有其存在的价值。“熄灭的是灯光,点亮的是意识”。主动选择一小时的黑暗,也大抵可算是个人对低碳意识到自觉行动的开始。

哥本哈根会议以来,低碳经济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甚至有人宣称,低碳经济将成为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推动低碳经济的热潮中,中国政府毫无疑问成为主导力量。今年“两会”低碳两字成为提案关键词。备受关注的“一号提案”是九三学社提出的议案《关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建议》;在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重点提到了“低碳经济”;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提交的与“低碳”有关的议案提案占到总量的10%左右,其热度可见一斑。

“在这股低碳热潮中,想不跟风都难。”全国人大代表黄鸣表示:在建世界太阳能地标性建筑——“日月坛·微排”大厦时,原本提出的是“微排”概念,但是人们更接受“低碳”理念,于是很无奈地也跟着“低碳”了。

黄鸣所遭遇的正是“低碳”泛滥的结果。在这种困惑中,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尖锐地指出: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非常跟风的社会,任何有潮流的时候大家都跟着,低碳经过炒作之后,会慢慢地回到实际。

“不可能人为减缓城市化进程来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但可以选择低碳城市建设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此类讲话是近期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城市宣言”。由于发展低碳的热情高涨,各级城市也都争先恐后地冠上了“低碳”的标签。

据统计,全国已有上海、贵阳、杭州、保定、德州、无锡、珠海、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还有一些城市正在加入打造低碳城市的行列。

“搭着低碳经济的快车,‘低碳城市’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全国政协委员袁汉民发现,有些城市在概念不清、思路尚不清晰的情况下就提出建设低碳城市。“并不是说建起太阳能大楼,就建成了低碳城市;有些地方为了发展低碳经济,大规模上马新能源项目,频繁建风力发电厂,不但风力发电机制造本身高耗能,而且因为可利用发电的风力资源不可持续获取,造成‘大风车’老不转。这些盲目跟风的做法,其实是在搞形式主义。”

从各样的低碳发展规划跳出来,再看看日常生活,“低碳生活”的概念早已经铺天盖地。人们开始用“排碳量”来考察自身的生活方式,“如果你乘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

一系列行动都在表明,从政府机构到普通民众,无一例外地都卷入了这场“低碳旋风”,在这其中,有些人看准了低碳概念的经济意义,甚至采取偷换概念的方式,以低碳之名,行高碳之实。

在这一点上,许多专家学者发出呼吁:“‘低碳’不是一个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紧扣"低碳经济"脉搏 中国新能源谋求世界制高点
中国要做中国低碳产业发展和企业投融资的风向标
认监委:围绕国家大局推进节能环保低碳产品认证
第一个中国低碳指数发布 将以人民币计价
湖北黄石发展低碳经济应对资源枯竭挑战
江苏首家低碳经济区计划2012年实现产值500亿
图片新闻:
盘点世界15个人造奇迹:朱美拉棕榈岛 三峡 国际太空站(图)
世界上的十大"鬼船" 航海史上最著名的谜案(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