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5日电(记者卫敏丽)我国荒漠化治理研究专家刘恕15日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民勤荒漠化防治研讨会”上指出,国际上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表明,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是对抗荒漠化的根本措施。
“干旱是荒漠化的部分成因,从根本上说,人类活动是最重要的因素。”刘恕指出,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大大超过了正常值,再加上水资源缺乏与使用不当、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森林乱砍滥伐等原因,造成了生态环境整体恶化。
刘恕认为,荒漠化防治一定要坚持“禁开荒、慎用地、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建设方针。她说,以色列是目前世界上荒漠化防治的成功案例,其人均水资源非常少,但以色列人以“阳光、死海、头脑”为资源,使农业高度发达,成为欧洲的“冬季厨房”,这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她同时指出,目前国际上防治荒漠化不成功的案例也提醒我们,如果不能将荒漠化防治纳入干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农村发展规划,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将无法从根本上扭转。
“在以色列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中,科技的贡献率达到96%以上。”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杨雄年呼吁,“中国的科学家应该走出实验室,到实践中去,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为荒漠化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草业专家任继周指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并重,并使两者协调发展。
任继周建议,在荒漠化地区建立以草为主的草地农业系统,改变现有农作制度,防治荒漠化才可能取得根本性成果。“种草不仅可以大量节水,而且种草与瓜果、粮食、棉花相结合,可以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群众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