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平作品:汲水图
卢平13岁考入成都市艺校美术班,17岁发表处女作《庆功晚会》获奖,许多报刊杂志都发表了她的作品,可谓少年得志。在四川美术界有“小才女”之称号。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调入北京画院。她从事绘画创作到现在已有三十余年,她现在不仅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同时还兼任民革中央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她工笔写意样样精通,她创作的《蕉林晨晖》、《摇篮小曲》《竹楼之春》《澜沧晚霞》和《金色六月》等五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些年来他活跃于中国当代画坛,作品连续入选第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并经常到世界各地展出,台湾、香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汲水图》获香港亚洲女画家“优异作品奖”;《傣乡五月》获中国第三届少数民族画展,“民族百花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英才》以及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做过专题报道,她与纪清远合作的《版纳风情》挂在总理的专机上,她的业绩巳被编入《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美术家年鉴》《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等十余部辞书。她的作品深受收藏者和美术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最近她又有幸参加了“神舟六号”飞船搭载“神舟颂”国画长卷的创作,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记得我与一位知名美术评论家,谈起了当今画坛上几位颇有成就的女画家,这位老前辈毫不犹豫地告诉我,除了周思聪,王迎春之外,卢平更应该值得关注,她很有潜力和发展空间,日后定成大器。艺术的本质在于“情”,任何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是以情动人、感染人。然而这是在生活感受强烈地感染着作者自己的结果。作者陶醉于生活的感受,她的作品才能感染着别人,彼此心灵的碰撞,引起观者的无尽联想,意在画外才是作品的成功。作品的成功在于这个“碰撞点”。不见得每个人都能找到这个最佳点。在于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悟性。正像钱钟书先生一首诗:“寻诗争似诗寻我……偶然顿作最难工。”著名画家贾浩义曾经说过:“卢平画的那些妇女儿童感情真挚,别人根本画不出她那种独有的味儿来。” 她的人物画经历了写实- 变形- 写实的过程。但绝不是简单地变来变去,属于哲学范畴的概念,扬弃不是抛弃,而是事物螺旋上升的规律。每次变化都是积累过后的飞跃与升华,都是艺术的顿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