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展、创意园,动辄投资数千万、回报却遥遥无期的“印象系列”,除了“公认”的这几样,还有啥也属文化产业?世博会为我们拓宽了眼界——
“文化产业”。这些年,国内文化圈圈内圈外的不少人,常把这时髦名词挂嘴边。但发展这个产业究竟该做啥?做让人眼花的动漫展,做层出不穷的创意园,还是做动辄投资数千万、回报却遥遥无期的“印象系列”?除了跟在别人后头学做这几样,还能做点啥?
上海世博园里,迎面走来一位英国绅士,身着红黑相间的礼帽和礼服,拿着奇形怪状的“模子”,和着自己调制的音乐,朝着人群,吹出色彩艳丽、各式各样的泡泡。游客们传递着泡泡,也传递着尖叫和欢笑。吹泡泡的名叫罗德·琼斯,今年34岁,已做了18年街头艺人,前16年是扮小丑;2年前,罗德突发奇想,转行玩起“泡泡秀”,这下一“泡”而红。如今他不断接到世界各地的邀约,上海世博会半年前与他签下合约。在世博园,像罗德这样的街头艺术明星,一天一般演3场,每场30分钟不到,可每天的演出收入超过3万元。无需复杂道具,也不必大笔投入,只要有演技、有创意,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演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
“街头剧场”:世界各地正风行
罗德·琼斯的“泡泡秀”、荷兰近距离剧团的“白色天使”,诸如此类的“街头剧场”正在世界各地风行。据说,欧洲马路上活跃着3000多个“街头剧场”表演团体,做着“不需要剧场的演出”。为让他们集中展示,欧洲的“街头剧场艺术节”竟多达500多个,法国的亚维侬艺术节、英国的爱丁堡艺术节、挪威的贝尔根艺术节等,都会邀请它们担任开幕演出。
在法国,拥有8个国立的“街头剧场中心”,其中一个是委托创造中心,设在只有1万多居民的一个小镇。艺人们聚集于此,实验着各式“街头剧场”表演。有一次,大家尝试一起做“秋天怎样来临”。那是9月,早上9点,镇上所有的人都被动员起来,一同来到海边,无尽狂欢。晚上9点,狂欢完的人们被载回小镇,突然发现:街上铺了一层金黄的落叶,街两边则摆好了两条很长很长的桌椅,等待全体居民明晨共进早餐。身临其境的人无不感叹:原来秋天就这样在一夜之间来临!为了这一“夜”知秋,街头艺术家们早早就开始动手收集落叶,他们的创意是让全镇人都成为演员,并且挑战“街头剧场”连续“表演”24小时的可能。
而“街头剧场”的代表性艺人——小丑,正为加拿大的太阳马戏团每年高达1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作着贡献。1984年,几位加拿大魁北克的街头杂耍艺人创立了太阳马戏,如今早已成为全球文化产业的典范。虽然叫“马戏团”,但他们从一开始就剔除了传统马戏中的动物和表演明星,却保留下代表“街头剧场”精神的小丑和帐篷。之后创演的10多台剧目中,小丑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小丑艺人也常常拿着太阳马戏剧组里的最高薪水——每场不低于1000美元。3年前《神秘人》来沪演出,为进场观众领路的就是小丑。
|